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网络文化对当今大学生政治观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引言第12-16页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四)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14-16页
一、网络文化与当今大学生政治观的一般概述第16-25页
    (一) 网络文化的内涵及特征第16-18页
        1. 网络文化的内涵第16页
        2. 网络文化的特征第16-18页
    (二) 当今大学生政治观的概念解析第18-21页
        1. 政治观内涵第18-19页
        2.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内涵第19-20页
        3.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特征第20-21页
    (三) 研究大学生政治观的理论基础及理论借鉴第21-25页
        1.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思想第21-22页
        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政治观教育思想解读第22-25页
二、网络文化对当今大学生政治观的影响第25-34页
    (一) 网络文化对当今大学生政治观的积极影响第25-28页
        1. 网络文化丰富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第25-26页
        2. 网络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政治心理和政治人格第26-27页
        3. 网络文化为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第27-28页
    (二)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观的消极影响第28-34页
        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严峻挑战第28-29页
        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念造成冲击第29-30页
        3. 网络文化的信息性、符号性易导致大学生政治情感淡化第30-31页
        4. 网络文化中的腐朽文化容易使大学生对前途充满疑惑,理想取向功利化第31-32页
        5. 网络文化易使学生对司法公正缺乏信心第32-34页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观调查第34-42页
    (一) 受调大学生基本情况第34页
    (二) 大学生参与网络文化情况调查第34-36页
        1. 调查问卷统计数据第34-35页
        2. 调查分析工具统计结果第35-36页
    (三)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观现状调查数据分析第36-42页
        1.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认知倾向特点第36-38页
        2.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情感特点第38-40页
        3.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评价特点第40-42页
四、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树立政治观的教育对策第42-51页
    (一) 协调多方面力量,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第42-44页
        1. 高校:运用网络文化创新政治观教育第42-43页
        2. 政府:规范网络文化的管理第43-44页
        3. 社会:建设主流网络文化第44页
    (二)“对症下药”,加强当今大学生网络文化中政治观建设第44-48页
        1.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领网络文化中大学生政治观发展第44-45页
        2. 提升大学生网络文化中政治参与的热情,提升政治情感第45-46页
        3. 加强网络文化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政治评价,评价方式标准化第46-47页
        4. 利用网络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并为之奋斗第47-48页
        5. 树立网络文化中大学生对司法公正的信心第48页
    (三) 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政治观教育中的主体性第48-51页
        1. 提高网商,自觉抵制网络文化中不良信息第48-49页
        2. 加强网络法律、道德意识第49页
        3. 加强自我管理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第54-59页
后记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物教材“相关信息”栏目的透视、更新及运用策略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