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略词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黄花石蒜鳞茎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 第11-43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1.1 分离与鉴定 | 第13-15页 |
1.2 结果与讨论 | 第15-24页 |
1.2.1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第15-20页 |
1.2.2 黄花石蒜浸膏与生物碱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第20-24页 |
1.3 实验部分 | 第24-39页 |
1.3.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24-26页 |
1.3.2 提取分离流程 | 第26-28页 |
1.3.3 黄花石蒜浸膏与生物碱的神经保护作用测试 | 第28-30页 |
1.3.4 化合物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第30-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第二章 矢镞叶蟹甲草全草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 第43-115页 |
前言 | 第43-44页 |
2.1 分离与鉴定 | 第44-48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48-92页 |
2.2.1 新化合物结构解析 | 第48-89页 |
2.2.2 单体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 第89-90页 |
2.2.3 浸膏和单体化合物细胞毒活性研究 | 第90-92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92-111页 |
2.3.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92-93页 |
2.3.2 提取分离流程 | 第93-96页 |
2.3.3 单体化合物抗菌活性测试 | 第96页 |
2.3.4 浸膏和单体化合物细胞毒活性测试 | 第96-97页 |
2.3.5 化合物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第97-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5页 |
第三章 没药烷型倍半萜研究进展(综述) | 第115-149页 |
前言 | 第115-116页 |
3.1 没药烷型倍半萜的化学结构 | 第116-138页 |
3.1.1 来源于菊科的没药烷型倍半萜 | 第116-123页 |
3.1.2 来源于姜科的没药烷型倍半萜 | 第123-126页 |
3.1.3 来源于其它植物的没药烷型倍半萜 | 第126-131页 |
3.1.4 来源于海洋动物的没药烷型倍半萜 | 第131-134页 |
3.1.5 来源于真菌的没药烷型倍半萜 | 第134-138页 |
3.2 没药烷型倍半萜的生物活性及其它应用 | 第138-141页 |
3.2.1 细胞毒活性 | 第138-139页 |
3.2.2 抗菌活性 | 第139-140页 |
3.2.3 其它生物活性及应用 | 第140-141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9页 |
全文总结 | 第149-150页 |
致谢 | 第150-151页 |
附录: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