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及现状 | 第10-25页 |
一、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概述 | 第10-17页 |
(一)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范围 | 第11-12页 |
(三)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基本原则 | 第12-15页 |
(四) 海关对侵权货物的处置方式 | 第15-17页 |
二、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沿革和法律体系 | 第17-21页 |
(一)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沿革 | 第17-19页 |
(二)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体系 | 第19-21页 |
三、我国海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性和现状 | 第21-25页 |
(一) 海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二) 海关保护知识产权的现状 | 第22-23页 |
(三) 主要贸易伙伴查获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情况 | 第23页 |
(四) 我国海关案件查发情况 | 第23-24页 |
(五) 出口货物侵权情况相对严重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欧美及WTO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特点 | 第25-35页 |
一、欧美及WTO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主要特点 | 第25-27页 |
(一) 重点保护进口环节的知识产权 | 第25-26页 |
(二) 权利保护和案件处理体现简便原则 | 第26-27页 |
(三) 执法具备主动权,知识产权权利人负担轻 | 第27页 |
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对象范围 | 第27-29页 |
三、强调权利人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中的作用 | 第29-31页 |
四、严格限制侵权货物的处置方式 | 第31-32页 |
五、侵权事实的调查程序体现简便快速原则 | 第32-33页 |
(一) 适用“推定”方式认定侵权行为 | 第32页 |
(二) 明确规定中止放行的通知和期限 | 第32-33页 |
(三) 提供简易处理程序和当事人和解制度 | 第33页 |
六、综述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40页 |
一、保护对象范围的界定需进一步完善 | 第35-36页 |
二、海关主动保护与权利人申请保护比例失衡 | 第36-37页 |
三、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规体系不完整 | 第37-38页 |
四、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滥用行为广泛存在 | 第38-40页 |
(一)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广泛存在 | 第38-40页 |
(二)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规制制度不完善 | 第40页 |
第四章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存在问题的法律对策和建议 | 第40-55页 |
一、关于备案制度和保护客体范围的问题 | 第40-43页 |
(一) 根据保护客体性质制定分类备案制度 | 第40-41页 |
(二) 合理界定海关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 第41-43页 |
二、关于海关依职权主动保护的权力界限的问题 | 第43-44页 |
三、关于海关执法程序和执法效率的问题 | 第44-46页 |
(一) 简便海关执法程序,明确调查时限 | 第44-45页 |
(二)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行邮渠道简易程序 | 第45-46页 |
四、关于对侵权货物的海关处置方式问题 | 第46-48页 |
五、关于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刑事追究问题 | 第48-50页 |
(一) 完善追究刑事责任标准 | 第48页 |
(二) 建立健全司法协作机制 | 第48-50页 |
六、重视权利人的作用,推广运用MOU 制度 | 第50-51页 |
七、关于限制知识产权权利滥用的问题 | 第51-55页 |
(一) 完善知识产权滥用的海关惩罚法律制度 | 第52-54页 |
(二) 建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