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本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2 相关知识介绍 | 第16-26页 |
2.1 缓存系统分类 | 第16-17页 |
2.1.1 客户端缓存 | 第16页 |
2.1.2 源服务器端缓存 | 第16页 |
2.1.3 代理服务器缓存 | 第16-17页 |
2.2 缓存对象访问特性分析 | 第17-18页 |
2.2.1 时间局部性 | 第17-18页 |
2.2.2 流行度局部性 | 第18页 |
2.2.3 文件对象大小服从重尾分布 | 第18页 |
2.3 缓存替换算法介绍 | 第18-22页 |
2.3.1 影响缓存替换的因素 | 第18-19页 |
2.3.2 缓存替换算法综述 | 第19-21页 |
2.3.3 缓存替换算法性能指标 | 第21-22页 |
2.4 数据挖掘技术 | 第22-24页 |
2.4.1 数据挖掘概述 | 第22页 |
2.4.2 数据挖掘方法 | 第22-23页 |
2.4.3 数据挖掘过程 | 第23-24页 |
2.5 PageRank算法 | 第24-25页 |
2.5.1 PageRank算法原理 | 第24页 |
2.5.2 PageRank算法计算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基于数据挖掘的用户访问行为分析 | 第26-40页 |
3.1 数据集统计情况 | 第26-27页 |
3.2 用户访问动机分析 | 第27-29页 |
3.3 用户活跃度与视频文件对象重要度的关系 | 第29-39页 |
3.3.1 从视频文件对象相应的所有用户访问行为特征角度进行验证 | 第30-34页 |
3.3.2 从活跃用户与非活跃用户的访问行为特征角度进行验证 | 第34-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用户访问行为的特征在缓存中的应用 | 第40-56页 |
4.1 基于用户活跃度的缓存替换策略 | 第40-47页 |
4.1.1 基本思想 | 第40页 |
4.1.2 价值函数的计算 | 第40-41页 |
4.1.3 基于用户活跃度的缓存替换算法实现 | 第41-42页 |
4.1.4 仿真实验 | 第42页 |
4.1.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2-47页 |
4.2 基于PageRank算法的缓存替换策略 | 第47-55页 |
4.2.1 基本思想 | 第48-49页 |
4.2.2 权重值函数的计算 | 第49-50页 |
4.2.3 基于PageRank的缓存替换算法实现 | 第50-51页 |
4.2.4 仿真实验 | 第51页 |
4.2.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总结和展望 | 第56-58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6-57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A | 第61-7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