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8页 |
1.2.1 公交定价和补贴 | 第13-15页 |
1.2.2 公交网络流量分配模型 | 第15-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城市公共交通定价与补贴研究基础 | 第21-37页 |
2.1 概述 | 第21页 |
2.2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定义和特性分析 | 第21-24页 |
2.2.1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定义 | 第21-22页 |
2.2.2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产业特性分析 | 第22-24页 |
2.3 城市公交系统定价与补贴原则 | 第24-27页 |
2.3.1 定价原则 | 第24-26页 |
2.3.2 补贴原则 | 第26-27页 |
2.4 城市公交系统定价与补贴方法 | 第27-32页 |
2.4.1 定价方法 | 第27-31页 |
2.4.2 补贴方法 | 第31-32页 |
2.5 博弈论在城市公交定价与补贴过程中的应用 | 第32-35页 |
2.5.1 博弈论概述 | 第32页 |
2.5.2 城市公交定价与补贴过程中的参与主体 | 第32-33页 |
2.5.3 博弈论模型在公交定价与补贴过程中的应用 | 第33-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城市公交票制模式 | 第37-43页 |
3.1 概述 | 第37页 |
3.2 单一票制(Flat Fare) | 第37页 |
3.3 多级票制(Differentiated Fare Structures) | 第37-39页 |
3.4 票制结构比较 | 第39-41页 |
3.5 基于O-D的距离收费(OD-based Fare) | 第41-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公交分配模型研究基础 | 第43-54页 |
4.1 概述 | 第43页 |
4.2 公交分配的关键问题 | 第43-51页 |
4.2.1 公交网络描述 | 第43-45页 |
4.2.2 广义费用 | 第45-47页 |
4.2.3 共线问题 | 第47-49页 |
4.2.4 非线性公交票价的不可加性 | 第49-50页 |
4.2.5 乘客路径选择策略 | 第50-51页 |
4.2.6 有效路径集合 | 第51页 |
4.3 基于Logit的公交分配模型 | 第51-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城市公交最优收费结构的双层规划模型 | 第54-75页 |
5.1 概述 | 第54页 |
5.2 优化模型 | 第54-61页 |
5.2.1 上层模型 | 第54-57页 |
5.2.2 下层模型 | 第57-61页 |
5.3 求解算法 | 第61-64页 |
5.3.1 遗传算法概述 | 第62页 |
5.3.2 双层规划的遗传算法设计 | 第62-64页 |
5.4 实例分析 | 第64-73页 |
5.4.1 小型公交网络 | 第64-69页 |
5.4.2 大型公交网络 | 第69-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 第75-77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5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75-76页 |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方向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附录A 专用术语列表 | 第83-85页 |
附录B 数学符号列表 | 第85-86页 |
附录C 2013年北京市公共汽车票价成本汇总表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