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3-4页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 猪干扰素α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1.1 猪干扰素α的发现 | 第11-12页 |
1.2 猪干扰素α的分类 | 第12页 |
1.3 猪干扰素α的作用机理 | 第12-14页 |
1.3.1 IFN-α发挥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 | 第12-13页 |
1.3.2 IFN-α抗病毒作用 | 第13页 |
1.3.3 IFN-α免疫调节 | 第13-14页 |
1.3.4 IFN-α抗肿瘤 | 第14页 |
1.4 猪干扰素α与病毒感染 | 第14-15页 |
1.5 猪干扰素α的抗病毒研究 | 第15-17页 |
1.5.1 抗伪狂犬病毒的研究 | 第15页 |
1.5.2 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研究 | 第15-16页 |
1.5.3 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研究 | 第16-17页 |
1.5.4 抗口蹄疫病毒的研究 | 第17页 |
2 猪传染性胃肠炎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2.1 TGEV病原学 | 第18页 |
2.2 TGEV感染的临床症状 | 第18-19页 |
2.3 TGEV的防治 | 第19-20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猪干扰素体外抗TGEV的研究 | 第21-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1.1 细胞、菌株及病毒株 | 第21页 |
1.2 药品 | 第21-22页 |
1.3 试剂 | 第22页 |
1.4 细胞培养相关试剂 | 第22页 |
1.5 引物 | 第22-23页 |
1.6 病毒增殖 | 第23页 |
1.7 病毒株的鉴定 | 第23-25页 |
1.7.1 RT-PCR、基因克隆及测序 | 第23-24页 |
1.7.2 纯净性检测 | 第24-25页 |
1.7.3 理化鉴定 | 第25页 |
1.8 病毒毒力测定 | 第25页 |
1.9 rPoIFN-α体外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试验 | 第25-26页 |
1.10 rPoIFN-α体外抑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增值动力学检测 | 第26-27页 |
1.10.1 空斑形成试验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量 | 第26页 |
1.10.2 rPoIFN-α对TGEV滴度的影响 | 第26页 |
1.10.3 半定量RT-PCR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基因表达 | 第26-27页 |
1.10.4 Western-blot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蛋白表达 | 第27页 |
2 结果 | 第27-35页 |
2.1 病毒增殖 | 第27-28页 |
2.2 RT-PCR鉴定及测序结果 | 第28页 |
2.3 纯净性检测结果 | 第28-29页 |
2.3.1 细菌检测结果 | 第28-29页 |
2.4 病毒理化试验 | 第29-30页 |
2.5 病毒毒力测定 | 第30页 |
2.6 三批次rPoIFN-α诱导PK-15细胞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效果 | 第30-31页 |
2.7 三批次rPoIFN-α体外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试验病毒增殖动力学检测 | 第31-35页 |
2.7.1 空斑形成试验检测病毒量变化结果 | 第31-32页 |
2.7.2 rPoIFN-α对TGEV滴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2.7.3 半定量RT-PCR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基因表达结果 | 第33-34页 |
2.7.4 Western-blot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蛋白表达结果 | 第34-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重组干扰素在仔猪体内抑制TGEV的研究 | 第37-5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1.1 细胞及病毒 | 第37页 |
1.2 实验动物 | 第37-38页 |
1.3 药品及试剂 | 第38页 |
1.4 仪器设备 | 第3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8-42页 |
2.1 仔猪人工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2.1.1 攻毒所用病毒液的制备 | 第38-39页 |
2.1.2 动物接种 | 第39页 |
2.1.3 临床症状的观察 | 第39页 |
2.1.4 病料组织的RT-PCR检测 | 第39页 |
2.1.5 病料组织病毒分离 | 第39-40页 |
2.1.6 病理组织学观察 | 第40页 |
2.2 三批次重组猪干扰素α在仔猪体内抑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研究 | 第40-42页 |
2.2.1 重组猪干扰素α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最适治疗剂量筛选 | 第40-41页 |
2.2.1.3 病理学检测 | 第40-41页 |
2.2.2 重组猪干扰素α实验室最适治疗时间研究 | 第41页 |
2.2.3 三批次干扰素治疗结果检测 | 第41-4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2-54页 |
3.1 仔猪人工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建立 | 第42-45页 |
3.1.1 临床特征和剖检观察 | 第42-43页 |
3.1.2 病料组织RT-PCR检测 | 第43-44页 |
3.1.3 病料组织病毒分离结果 | 第44页 |
3.1.4 病理组织学变化观察 | 第44-45页 |
3.2 重组猪干扰素α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剂量筛选 | 第45-49页 |
3.2.2 RT-PCR检测 | 第47-49页 |
3.3 重组猪干扰素α实验室最适治疗时间研究 | 第49-52页 |
3.3.1 临床症状分析 | 第49-50页 |
3.3.2 RT-PCR检测 | 第50-51页 |
3.3.3 病理染色检测 | 第51-52页 |
3.4 三批次重组猪干扰素a对仔猪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实验室治疗 | 第52-54页 |
3.4.1 治疗后临床症状观察 | 第52-53页 |
3.4.2 RT-PCR结果 | 第53-54页 |
3.4.3 病理组织学变化观察 | 第54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