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8-20页 |
1. 绪论 | 第20-36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0-2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23-34页 |
1.2.1 起重机臂架结构力学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2.2 子结构与界面单元的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1.2.3 杆系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1.2.4 杆系结构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27-34页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3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2. 大型结构的整体分析方案——界面缝合法 | 第36-53页 |
2.1 部件局部坐标系 | 第36-38页 |
2.2 部件内部自由度凝聚 | 第38-39页 |
2.3 部件非协调界面位移的关联矩阵 | 第39-43页 |
2.3.1 离散点型交界面 | 第40-41页 |
2.3.2 平面曲线型交界面 | 第41页 |
2.3.3 有界曲面型交界面 | 第41-43页 |
2.4 部件的拼接 | 第43-46页 |
2.5 数值算例 | 第46-51页 |
算例1:自由端受集中弯矩的平面悬臂梁 | 第46-48页 |
算例2:自由端受集中力的空间悬臂梁 | 第48-49页 |
算例3:自由端受集中力的“Γ”形实体结构 | 第49-5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3. 考虑自重影响的臂节单元 | 第53-79页 |
3.1 臂节单元的建立 | 第53-68页 |
3.1.1 臂节的局部坐标系 | 第53-57页 |
3.1.2 重力的影响系数矩阵和离散化 | 第57-59页 |
3.1.3 整体参数和局部参数 | 第59-65页 |
3.1.4 考虑自重影响的臂节内部自由度凝聚 | 第65-68页 |
3.2 臂节单元的使用 | 第68页 |
3.3 臂节单元的广义节点力 | 第68-70页 |
3.4 臂节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 | 第70-75页 |
3.5 数值算例 | 第75-78页 |
算例1:自由端受集中弯矩空间悬臂框架结构 | 第75-7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4. 大型起重机臂架临界载荷搜索方法 | 第79-110页 |
4.1 结构失稳类型 | 第79-80页 |
4.2 大型起重机臂架结构的特点 | 第80-81页 |
4.3 两种常用的变幅机构 | 第81-90页 |
4.3.1 带腰绳标准型臂架系统的建模 | 第83-88页 |
4.3.2 带腰绳超起型臂架系统的建模 | 第88-90页 |
4.4 平衡路径的快速追踪 | 第90-94页 |
4.4.1 节点力平衡方程和传统路径追踪方法的困境 | 第90-91页 |
4.4.2 平衡方程的微分形式及其违约修正 | 第91-92页 |
4.4.3 采用微分方程追踪平衡路径的优势 | 第92-93页 |
4.4.4 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 | 第93-94页 |
4.5 失稳载荷的搜索 | 第94-107页 |
4.5.1 失稳的判断准则 | 第94-95页 |
4.5.2 局部屈曲载荷的搜索 | 第95-96页 |
4.5.3 数值算例 | 第96-107页 |
4.6 破坏载荷的搜索 | 第107-10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5. 大型起重机臂架结构的临界载荷分析实例 | 第110-132页 |
5.1 带腰绳起重机臂架结构力学性能分析软件 | 第110-113页 |
5.2 数值算例 | 第113-132页 |
算例1:66m SH/LH型臂架结构的失稳分析 | 第114-117页 |
算例2:66m带腰绳标准型履带起重机SH/LH臂架结构的临界载荷分析 | 第117-123页 |
算例3:84m带腰绳超起型履带起重机SSL/LSL臂架结构的临界载荷分析 | 第123-128页 |
算例4:108m无腰绳标准型履带起重机SH/LH臂架结构的临界载荷分析 | 第128-13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32-135页 |
6.1 结论 | 第132-133页 |
6.2 创新点摘要 | 第133-134页 |
6.3 展望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45-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作者简介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