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普兰店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14页
        1.1.1 商事登记相关概念第9-12页
        1.1.2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3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8页
        1.2.1 国外研究状况第14页
        1.2.2 国内研究状况第14-17页
        1.2.3 研究评述第17-18页
    1.3 研究方法与路线第18-20页
        1.3.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普兰店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现状第20-39页
    2.1 普兰店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与成效第20-31页
        2.1.1 我国商事登记制度变革的历史回顾第20-23页
        2.1.2 普兰店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情况第23-25页
        2.1.3 普兰店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已取得的成效第25-31页
    2.2 普兰店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面临的新问题第31-35页
        2.2.1 无照经营行为依然普遍第31-32页
        2.2.2 行政审批改革与登记制度改革不相适应第32-33页
        2.2.3 现行监管模式无法满足“严管”要求第33-34页
        2.2.4 商事主体对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非理性认识第34-35页
    2.3 问题成因分析第35-39页
        2.3.1 改革方案没能对个体户登记进行革新第35-36页
        2.3.2 行政审批改革根本动力不足第36页
        2.3.3 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没能跟上登记制度改革脚步第36-37页
        2.3.4 登记改革的舆论宣传工作忽视对市场主体自身责任的强调第37-39页
3 进一步深化普兰店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第39-48页
    3.1 方案设计的总思路第39-40页
        3.1.1 方案设计的目标第39页
        3.1.2 方案设计的理念第39-40页
    3.2 方案设计依据的政策性文件第40-41页
        3.2.1 《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第40-41页
        3.2.2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第41页
    3.3 部分地区登记模式及对普兰店地区登记制度改革的启示第41-44页
        3.3.1 台湾地区商贩豁免登记模式第41-42页
        3.3.2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第42-43页
        3.3.3 义乌综合信用指数评估模式第43页
        3.3.4 珠海市设立“公司秘书制”管理模式第43-44页
    3.4 深化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及其可行性分析第44-48页
        3.4.1 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第44-46页
        3.4.2 方案可行性分析第46-48页
4 深化普兰店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建议第48-56页
    4.1 加强普兰店市政府部门窗口服务建设第48-49页
        4.1.1 增加窗口行政资源第48页
        4.1.2 建立窗口规范服务样本第48页
        4.1.3 提升窗口服务意识第48-49页
    4.2 深度挖掘普兰店地区工商大数据价值第49-51页
        4.2.1 工商系统大数据特点第49-50页
        4.2.2 构建工商大数据分析服务体系第50页
        4.2.3 确保数据分析结论的合理性第50-51页
    4.3 建立普兰店地区债权人利益救济制度第51-53页
        4.3.1 完善信用约束体系第51-52页
        4.3.2 构建债务担保体系第52页
        4.3.3 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第52-53页
    4.4 加强普兰店市商事登记法制建设第53-56页
        4.4.1 统一商事登记法第53-54页
        4.4.2 完善普兰店地区登记法规和制度建设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连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改进对策研究
下一篇:盖州市政府会计体系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