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融资的刑法规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民间融资刑法规制现状 | 第10-17页 |
(一) 规则民间融资刑事立法现状 | 第10-11页 |
(二) 有关民间融资的刑事司法现状 | 第11-14页 |
1、吴英案案情分析 | 第12-13页 |
2、毫州兴邦案案情分析 | 第13-14页 |
(三) 我国民间融资刑法规制的缺陷 | 第14-17页 |
1、入罪门槛较低,民间融资泛刑罚化 | 第14-15页 |
2、重罪与轻罪的界限模糊 | 第15-17页 |
二、民间融资涉及的主要罪名分析 | 第17-26页 |
(一)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第17-23页 |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客体要件 | 第18-19页 |
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客观方面 | 第19页 |
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要件 | 第19-22页 |
4、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观方面 | 第22-23页 |
(二) 集资诈骗罪 | 第23-26页 |
1、集资诈骗罪的客体要件 | 第24页 |
2、集资诈骗罪的客观方面 | 第24页 |
3、集资诈骗罪的主体要件 | 第24页 |
4、集资诈骗罪的主观方面 | 第24-26页 |
三、我国民间融资刑法规制完善的建议 | 第26-34页 |
(一) 确立金融秩序和尊重公民融资自由并重的理念 | 第26页 |
(二) 提高民间融资所涉犯罪的入罪门槛 | 第26-31页 |
1、严格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入罪标准 | 第27-29页 |
2、严格集资诈骗罪的入罪标准 | 第29-31页 |
(三) 完善民间融资刑法规制的法定刑 | 第31-34页 |
1、降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定最高刑 | 第31页 |
2、调整集资诈骗罪的法定刑 | 第31-34页 |
四、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