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第17-25页 |
2.1 农村城镇化的内涵 | 第17-20页 |
2.1.1 农村城镇化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农村城镇化的特征 | 第17-19页 |
2.1.3 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的关系 | 第19-20页 |
2.2 城镇化的基础理论 | 第20-23页 |
2.2.1 城镇的概念 | 第20-21页 |
2.2.2 二元结构理论 | 第21页 |
2.2.3 人口迁移理论 | 第21-22页 |
2.2.4 非均衡增长论 | 第22-23页 |
2.2.5 新型城镇化理论 | 第23页 |
2.3 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 第23-25页 |
2.3.1 城镇化过程的阶段性规律 | 第23-24页 |
2.3.2 城镇化的聚集与扩散规律 | 第24-25页 |
第3章 黑龙江省依兰县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25-29页 |
3.1 依兰县概况 | 第25页 |
3.2 黑龙江省依兰县农村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 第25-26页 |
3.2.1 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 | 第25-26页 |
3.2.2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 第26页 |
3.2.3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 第26页 |
3.3 依兰县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3.3.1 城镇化发展理念落后 | 第26-27页 |
3.3.2 城乡统筹规划不合理 | 第27-28页 |
3.3.3 城镇地方特色不显著 | 第28页 |
3.3.4 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 | 第28-29页 |
第4章 黑龙江省依兰县农村城镇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29-32页 |
4.1 观念创新意识不强 | 第29页 |
4.2 城镇化发展底子薄 | 第29-30页 |
4.3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30页 |
4.4 城乡二元结构制约 | 第30-32页 |
第5章 黑龙江省依兰县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2-40页 |
5.1 科学谋划发展思路,统筹城乡共同发展 | 第32-33页 |
5.1.1 确立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32页 |
5.1.2 确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 | 第32-33页 |
5.2 高起点做好农村城镇化发展规划 | 第33-34页 |
5.2.1 牢固树立科学规划理念 | 第33页 |
5.2.2 确定农村城镇化的整体定位 | 第33-34页 |
5.2.3 规划要体现地方特色 | 第34页 |
5.3 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 第34-36页 |
5.3.1 创新投融资机制 | 第34-35页 |
5.3.2 着力推进城镇管理创新 | 第35页 |
5.3.3 政府职能转变 | 第35-36页 |
5.4 配套建设大型基础设施 | 第36-38页 |
5.4.1 提升交通集散能力 | 第36-37页 |
5.4.2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第37页 |
5.4.3 提升生态承载功能 | 第37-38页 |
5.5 加强城镇主导产业发展支撑 | 第38-40页 |
5.5.1 科学定位城镇产业发展 | 第38页 |
5.5.2 推动城镇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 | 第38-39页 |
5.5.3 提升园区产业聚合功能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科研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