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5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工作 | 第13页 |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 第2章 相关研究 | 第15-25页 |
| 2.1 Web 2.0与社会标注系统 | 第15-17页 |
| 2.2 社会标注系统中的数据处理 | 第17-21页 |
| 2.2.1 社会标注系统模型 | 第17-18页 |
| 2.2.1 标签层次关系构建 | 第18-19页 |
| 2.2.3 社会标注系统中的推荐 | 第19-21页 |
| 2.3 相关技术 | 第21-24页 |
| 2.3.1 文本机会发现与不确定性推理 | 第21-23页 |
| 2.3.2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 第23-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社会标注系统中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 第25-41页 |
| 3.1 分类标签与主题标签的识别方法 | 第25-29页 |
| 3.1.1 分类标签与主题标签识别问题 | 第25-26页 |
| 3.1.2 标签关系计算 | 第26-27页 |
| 3.1.3 标签关系筛选 | 第27-28页 |
| 3.1.4 层次关系构建 | 第28页 |
| 3.1.5 标签区分 | 第28-29页 |
| 3.2 共识标签与非共识标签的识别方法 | 第29-35页 |
| 3.2.1 共识标签与非共识标签识别问题 | 第29-30页 |
| 3.2.2 基于关键词的标签建模 | 第30-33页 |
| 3.2.3 共识与非共识标签识别 | 第33-35页 |
| 3.3 实验评估 | 第35-39页 |
| 3.3.1 实验数据集 | 第35-36页 |
| 3.3.2 分类与主题标签识别评价 | 第36-37页 |
| 3.3.3 共识与非共识标签识别评价 | 第37-3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4章 基于LDA的社会标注系统异构对象统一推荐方法 | 第41-53页 |
| 4.1 基于LDA的社会标注系统异构对象模型 | 第41-43页 |
| 4.2 模型的解释 | 第43-44页 |
| 4.3 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44-45页 |
| 4.4 基于社会标注系统模型的异构对象统一推荐方法 | 第45-46页 |
| 4.5 实验验证 | 第46-51页 |
| 4.5.1 实验设定 | 第46-48页 |
| 4.5.2 标签推荐 | 第48-49页 |
| 4.5.3 资源推荐 | 第49-50页 |
| 4.5.4 用户推荐 | 第50-51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5章 社会标注系统中异构对象的个性化推荐方法 | 第53-63页 |
| 5.1 用户个性化信息的建模方法 | 第53-55页 |
| 5.2 个性化的社会标注系统推荐模型 | 第55-56页 |
| 5.3 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56-58页 |
| 5.4 模型的解释 | 第58-59页 |
| 5.5 实验验证 | 第59-61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 6.1 总结 | 第63-64页 |
| 6.2 未来工作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