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论文

堵河流域变质岩工程特性与地质灾害成生关系研究

作者简历第5-7页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9页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6页
        1.2.1 堵河流域地质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2 变质岩工程性质研究现状第21-23页
        1.2.3 变质岩区地质灾害研究现状第23-25页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26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6-29页
        1.3.1 研究内容第26-27页
        1.3.2 技术路线第27页
        1.3.3 创新点第27-29页
第二章 堵河流域地质灾害孕灾背景第29-43页
    2.1 地形地貌第30-31页
    2.2 气象水文第31-32页
    2.3 地质构造第32-35页
    2.4 地层岩性与工程地质岩组第35-38页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第38-39页
    2.6 水文地质条件第39-41页
    2.7 人类工程活动第41-42页
    2.8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堵河流域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研究第43-73页
    3.1 研究区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第43-47页
        3.1.1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规律第43-45页
        3.1.2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第45-47页
    3.2 变质岩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第47-61页
        3.2.1 变质岩区地质灾害类型第47-50页
        3.2.2 变质岩区地质灾害发育形态规模特征第50-57页
        3.2.3 变质岩区地质灾害破坏模式第57-61页
    3.3 变质岩区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析第61-71页
        3.3.1 地形地貌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第61-64页
        3.3.2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第64-67页
        3.3.3 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第67-69页
        3.3.4 坡体结构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第69-70页
        3.3.5 气象水文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第70页
        3.3.6 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第70-71页
    3.4 本章小节第71-73页
第四章 变质岩工程特性研究第73-122页
    4.1 变质岩微观性质研究第73-78页
        4.1.1 薄片鉴定第73-75页
        4.1.2 粉晶X射线衍射试验第75-76页
        4.1.3 电镜扫描第76-78页
    4.2 变质岩物理性质研究第78-82页
        4.2.1 变质岩基本物理性质第78-79页
        4.2.2 变质岩波速特征第79-82页
    4.3 变质岩力学性质和破坏机理研究第82-105页
        4.3.1 现场针贯入试验第82-84页
        4.3.2 现场点荷载试验第84-88页
        4.3.3 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第88-101页
        4.3.4 巴西劈裂试验第101-105页
    4.4 变质岩水理性质研究第105-120页
        4.4.1 水解试验第105-106页
        4.4.2 膨胀性试验第106-107页
        4.4.3 耐崩解性试验第107-109页
        4.4.4 吸水软化性试验第109-118页
        4.4.5 自然条件下变质岩强度劣化试验第118-120页
    4.5 本章小节第120-122页
第五章 典型变质岩滑坡灾害成因机理研究第122-154页
    5.1 顺层滑动破坏滑坡:谷竹高速公路滑坡第122-137页
        5.1.1 地理位置第122-123页
        5.1.2 地质环境第123-124页
        5.1.3 滑坡特征第124-126页
        5.1.4 变形特征第126-127页
        5.1.5 成因机理及稳定性分析第127-137页
    5.2 切层滑动破坏滑坡:桃子垭滑坡第137-153页
        5.2.1 地理位置第137页
        5.2.2 地质环境第137-139页
        5.2.3 滑坡特征第139-142页
        5.2.4 变形特征第142-144页
        5.2.5 成因机理及稳定性分析第144-153页
    5.3 本章小节第153-154页
第六章 变质岩工程特性与地质灾害成生关系分析第154-169页
    6.1 变质岩易风化为地质灾害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第154-160页
        6.1.1 变质岩工程特性与风化机理分析第154-157页
        6.1.2 风化作用对变质岩边坡的影响第157-159页
        6.1.3 变质岩风化层边坡地质灾害多发第159-160页
    6.2 变质岩光滑的片(板)理面导致顺层滑坡高易发第160-162页
    6.3 变质岩强度低易软化导致岩质滑坡崩塌多发第162-165页
    6.4 变质岩片(板)理面分布影响地质灾害破坏模式第165-168页
    6.5 本章小节第168-16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69-172页
    7.1 结论第169-170页
    7.2 展望第170-172页
致谢第172-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汉地铁穿越区岩溶地面塌陷过程及其对隧道影响特征研究
下一篇: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爆破振动传播特性及安全判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