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机风量测试方法研究与仿真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风机性能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风量测试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小结 | 第14-15页 |
2 基于风速的风量测试方法 | 第15-20页 |
2.1 风量测试方法的确定 | 第15-17页 |
2.1.1 测风断面上风速分布规律 | 第15-17页 |
2.1.2 风速法测风原理 | 第17页 |
2.2 测试点的布置方案 | 第17-18页 |
2.3 测风断面的确定 | 第18-19页 |
2.4 小结 | 第19-20页 |
3 圆形风硐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 | 第20-26页 |
3.1 仿真软件的选择 | 第20-21页 |
3.2 模型的建立 | 第21-23页 |
3.2.1 风硐风流模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1-22页 |
3.2.2 风硐的物理模型 | 第22-23页 |
3.3 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23-24页 |
3.4 模型的数值模拟计算 | 第24-25页 |
3.4.1 条件假设与求解计算 | 第24页 |
3.4.2 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24-25页 |
3.5 小结 | 第25-26页 |
4 风流模拟分析及误差补偿 | 第26-42页 |
4.1 风流模拟分析 | 第26-34页 |
4.1.1 无支架时的风硐内部风流模拟 | 第26-30页 |
4.1.2 有支架时的风硐内部风流模拟 | 第30-33页 |
4.1.3 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4.2 风速拟合曲线及误差补偿 | 第34-41页 |
4.2.1 最小二乘法 | 第35页 |
4.2.2 无支架时风速的函数拟合 | 第35-38页 |
4.2.3 有支架时风速的函数拟合 | 第38-40页 |
4.2.4 误差补偿 | 第40-41页 |
4.3 小结 | 第41-42页 |
5 风量测试系统设计 | 第42-50页 |
5.1 风量测试系统硬件方案 | 第42-47页 |
5.1.1 硬件总体结构 | 第42-43页 |
5.1.2 传感器的选择与确定 | 第43-45页 |
5.1.3 信号采集装置设计 | 第45-46页 |
5.1.4 测试系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第46-47页 |
5.2 风量测试系统软件开发 | 第47-49页 |
5.2.1 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 | 第47页 |
5.2.2 虚拟仪器软件设计总体方案 | 第47-48页 |
5.2.3 虚拟仪器软件功能实现 | 第48-49页 |
5.3 小结 | 第49-50页 |
6 风量测试系统性能分析与实验验证 | 第50-58页 |
6.1 系统静态特性分析 | 第50-54页 |
6.1.1 静态特性实验设备及方法 | 第50-51页 |
6.1.2 硬件系统通道性能分析 | 第51-54页 |
6.2 误差补偿仿真验证 | 第54-55页 |
6.3 风量测试系统功能实验验证 | 第55-57页 |
6.4 小结 | 第57-5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7.1 结论 | 第58页 |
7.2 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