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论文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武装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9-14页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三)研究问题、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3-14页
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武装兴建缘起第14-20页
    (一)土地革命时期西北根据地的群众武装第14-16页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在要求第16-17页
    (三)边区社会治理与民众保卫家园的现实需求第17-19页
    (四)七七事变后边区实行“全民抗战”总动员第19-20页
二、抗战时期陕甘宁民众武装的整理与建设第20-36页
    (一)陕甘宁边区民众武装的初建第20-24页
        1.民众武装的种类第21-22页
        2.抗日自卫军的创建第22-24页
    (二)抗战前期民众武装的建设第24-29页
        1.第一次颁布《抗日自卫军条例》第24-25页
        2.整理与扩大自卫军、少先队第25-27页
        3.检阅自卫军、少先队第27-29页
    (三)抗战中后期民众武装的建设第29-36页
        1.第二次颁布《抗日自卫军条例》第29-30页
        2.重新整理自卫军、少先队第30-33页
        3.加强整训自卫军第33-36页
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武装的主要活动第36-48页
    (一)战时军事活动第36-39页
        1.参与抗战动员,保卫边区河防第36-38页
        2.配合主力部队,抵制反共摩擦第38-39页
    (二)维护边区社会治安活动第39-45页
        1.配合主力部队,清剿土匪第39-42页
        2.帮助友军捉逃兵、叛兵第42-43页
        3.参加锄奸反特保卫工作第43-45页
    (三)参加生产与维护经济建设第45-48页
        1.组织变工队,参加劳动生产第45-46页
        2.设立岗哨,打击走私活动第46-48页
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武装的主要特点第48-56页
    (一)广泛的民众参与第48-50页
        1.数量多,人员成分广第48-49页
        2.妇女积极参加自卫军第49-50页
    (二)加强领导与组织系统的建设第50-51页
    (三)坚持军政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第51-52页
    (四)形成“三位一体”的军事武装体系第52-54页
        1.少先队向自卫军输送第52-53页
        2.民众武装补充地方、主力部队第53-54页
    (五)重视党员和基干自卫军的作用第54-56页
        1.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第54-55页
        2.注重发展基干自卫军第55-56页
五、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武装的历史作用及经验启示第56-63页
    (一)历史作用第56-60页
        1.壮大边区军事力量,保卫和巩固了陕甘宁边区第56-57页
        2.减轻边区财政负担,利于边区实现“经济自给”第57-58页
        3.促进了边区乡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第58-59页
        4.为抗战结束后保卫边区和解放西北创造了有利条件第59-60页
    (二)经验启示第60-63页
        1.“兵民是胜利之本”第60-61页
        2.民众武装的双向作用第61-62页
        3.社会治理离不开民众武装第62-63页
结语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后记第69-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光子晶体薄膜荧光传感器高效检测有机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