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乌伤四君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3页
    1.选题背景第9-10页
    2.研究现状第10-11页
    3.研究意义第11-13页
第1章 喻良能的家世、生平和交游第13-44页
    1.1 家世考第13-17页
    1.2 行迹考第17-30页
    1.3 交游考第30-44页
第2章 喻良能的诗歌第44-61页
    2.1 喻良能诗歌的题材第44-54页
        2.1.1 寄赠诗第44-46页
        2.1.2 山水诗第46-48页
        2.1.3 闲适诗第48-50页
        2.1.4 园林诗第50-52页
        2.1.5 咏物诗第52-54页
    2.2 喻良能诗歌的特色第54-61页
        2.2.1 清新雅健,有晋宋风味第55-56页
        2.2.2 喜用色彩明亮的形容词,好点化成句第56-58页
        2.2.3 有意回避时事和个人悲喜第58-61页
第3章 喻良能的辞赋和散文第61-71页
    3.1 喻良能的辞赋第61-64页
        3.1.1 明显的模拟痕迹第61-63页
        3.1.2 体现出“悟入”之思第63-64页
    3.2 喻良能的散文第64-71页
        3.2.1 注重道德,宣扬忠义思想第64-67页
        3.2.2 叙事简练,写景纡徐有致第67-68页
        3.2.3 语言齐整,颇具气势第68-71页
第4章 何恪及其散文第71-84页
    4.1 何恪的家世与生平第71-77页
        4.1.1 家世考第71-74页
        4.1.2 生平考第74-77页
    4.2 何恪的散文第77-84页
        4.2.1 多表现儒者精神第78-79页
        4.2.2 重议论而轻记叙、抒情第79-82页
        4.2.3 风格冲淡平和第82-84页
第5章 陈炳与喻良弼第84-92页
    5.1 陈炳的生平及创作第84-89页
        5.1.1 陈炳的生平第84-86页
        5.1.2 陈炳诗文的传世情况第86-87页
        5.1.3 陈炳散文的特色第87-89页
    5.2 喻良弼的生平及创作第89-92页
第6章 乌伤四君子与婺州第92-104页
    6.1 乌伤四君子并称之原因第92-98页
        6.1.1 四君子间交流互动频繁,诗文往还不断第92-94页
        6.1.2 人格、创作之共性使四人得以并称第94-96页
        6.1.3 四子并称是时人与后人共同推许的结果第96-98页
    6.2 乌伤四君子与婺州第98-104页
        6.2.1 婺州地域文化及其对四君子之影响第98-100页
        6.2.2 四子并称促进了地方学术文化的发展第100-101页
        6.2.3 四君子并称的教育意义第101-104页
结语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9页
后记第109-110页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代复仇文学书写研究
下一篇:延边地区中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