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2.1 非利息收入的界定 | 第19-20页 |
2.1.1 非利息收入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表外收入、中间收入及非利息收入 | 第19-20页 |
2.2 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特点 | 第20-21页 |
2.3 商业银行竞争力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3.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1页 |
2.3.2 金融创新理论 | 第21-22页 |
2.3.3 资产组合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3-29页 |
3.1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3.2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现状 | 第24-27页 |
3.3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第四章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9-33页 |
4.1 非利息收入的收益效应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 | 第29-30页 |
4.2 非利息收入的风险传导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 | 第30-32页 |
4.3 非利息收入的管理方式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第五章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3-48页 |
5.1 变量选取 | 第33-36页 |
5.1.1 构建竞争力的指标 | 第33-35页 |
5.1.2 回归分析变量说明 | 第35-36页 |
5.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6页 |
5.3 模型构建 | 第36-37页 |
5.3.1 基于因子主成分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综合指标 | 第36-37页 |
5.3.2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37页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7-48页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5.4.2 商业银行竞争力综合指标的计算 | 第38-44页 |
5.4.3 单位根检验 | 第44-45页 |
5.4.4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45-48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8-52页 |
6.1 增加非利息收入内部的多样性 | 第48页 |
6.2 逐步完善各类业务的技术应用水平 | 第48-49页 |
6.3 加大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创新力度 | 第49-50页 |
6.4 注重对非利息业务风险的管控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