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乡规民约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创新之处及其不足第15-17页
2 乡规民约的概述第17-23页
    2.1 乡规民约的定义第17-18页
    2.2 乡规民约、乡约与村规民约第18-20页
        2.2.1“乡规民约”与“乡约”的关系第18-19页
        2.2.2“乡规民约”与“村规民约”的关系第19-20页
    2.3 乡规民约的主要特点第20-21页
    2.4 乡规民约的主要类型第21-23页
3 乡规民约的历史演进第23-33页
    3.1 乡规民约的起源第23-24页
    3.2 封建时期的乡规民约第24-29页
        3.2.1 两宋时期的乡规民约第24-27页
        3.2.2 明代的乡规民约第27-28页
        3.2.3 清代的乡规民约第28-29页
    3.3 民国时期的乡规民约第29-31页
        3.3.1 阎锡山的村政建设第29-30页
        3.3.2 乡村建设运动第30-31页
    3.4 社会主义时期的乡规民约第31-33页
4 乡规民约的当代价值第33-41页
    4.1 延续文化传统第34-35页
        4.1.1 乡规民约有利于廉政建设第34-35页
        4.1.2 乡规民约有利于移风易俗第35页
    4.2 促进村民自治第35-37页
        4.2.1 乡规民约的制定是村民自治的践行过程第36页
        4.2.2 乡规民约是实现村民自治的重要途径第36-37页
    4.3 推进法治建设第37-39页
        4.3.1 法治建设的长期性需要乡规民约辅助第37页
        4.3.2 法治建设的局限性需要乡规民约补充完善第37-38页
        4.3.3 法治建设的推进需要乡规民约协同第38页
        4.3.4 法治建设的发展需要乡规民约提供本土资源第38-39页
    4.4 发展农村社会第39-41页
        4.4.1 乡规民约有利于规范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秩序第39页
        4.4.2 乡规民约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稳定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彭真的法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下一篇: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