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多龙矿集区水系沉积物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1.1.1 研究区概况 | 第9-10页 |
1.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1.3 论题选定 | 第11页 |
1.2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2.1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2.2 方法技术 | 第12页 |
1.2.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 完成工作量 | 第13页 |
1.4 取得主要成果认识 | 第13-14页 |
第2章 地质概况 | 第14-20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4页 |
2.2 地层 | 第14-16页 |
2.3 岩浆岩 | 第16-17页 |
2.4 变质岩 | 第17页 |
2.5 构造 | 第17页 |
2.6 矿产 | 第17-20页 |
第3章 样本数据特征 | 第20-31页 |
3.1 数据来源及特点 | 第20-21页 |
3.1.1 数据来源 | 第20页 |
3.1.2 数据特点 | 第20-21页 |
3.2 样本数据统计特征 | 第21-31页 |
3.2.1 基本特征 | 第21-24页 |
3.2.2 元素富集与离散特征 | 第24-26页 |
3.2.3 元素相关性分析 | 第26-31页 |
第4章 信息提取方法原理研究 | 第31-38页 |
4.1 基于距离权法思想的网格化法 | 第31-34页 |
4.1.1 基本思想 | 第31-32页 |
4.1.2 适用条件 | 第32-33页 |
4.1.3 方法程序 | 第33-34页 |
4.2 基于汇口控区思想的汇水盆地法 | 第34-36页 |
4.2.1 基本思想 | 第34-35页 |
4.2.2 适用条件 | 第35页 |
4.2.3 方法程序 | 第35-36页 |
4.3 方法原理比较 | 第36-38页 |
第5章 成果信息比较 | 第38-74页 |
5.1 研究区地球化学 | 第38-48页 |
5.1.1 总体特征 | 第38-47页 |
5.1.2 示矿性 | 第47-48页 |
5.2 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 | 第48-67页 |
5.2.1 总体特征 | 第49-58页 |
5.2.2 示矿性 | 第58-67页 |
5.3 元素组合地球化学异常 | 第67-71页 |
5.3.1 总体特征 | 第68-70页 |
5.3.2 示矿性 | 第70-71页 |
5.4 找矿讨论 | 第71-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