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国道351线道路工程损毁土地复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4页 |
1.2.1 土地复垦概念 | 第11-12页 |
1.2.2 土地复垦措施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土地复垦生态修复研究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土地复垦理论 | 第17-22页 |
2.0 土地复垦的内涵 | 第17-18页 |
2.1 土地复垦的特点 | 第18页 |
2.2 土地复垦的原则 | 第18-19页 |
2.3 土地复垦的工程质量要求 | 第19-22页 |
2.3.1 耕地 | 第19-20页 |
2.3.2 园地 | 第20-21页 |
2.3.3 林地 | 第21页 |
2.3.4 道路工程 | 第21页 |
2.3.5 灌溉与排水工程工程 | 第21-22页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30页 |
3.1 自然概况 | 第22-27页 |
3.1.1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3.1.2 地形地貌 | 第22-23页 |
3.1.3 地质 | 第23-24页 |
3.1.4 气候 | 第24-25页 |
3.1.5 水文 | 第25页 |
3.1.6 土壤 | 第25-26页 |
3.1.7 植被 | 第26-27页 |
3.2 研究区土地利用状况 | 第27-30页 |
第4章 土地复垦的必要性分析 | 第30-42页 |
4.1 已损毁土地现状分析 | 第30-36页 |
4.1.1 已损毁土地类型及范围 | 第30-35页 |
4.1.2 损毁程度分析 | 第35-36页 |
4.2 土地复垦的必要性 | 第36-42页 |
4.2.1 损毁土地破坏概况 | 第36-39页 |
4.2.2 土壤中污染元素含量分析 | 第39-42页 |
第5章 研究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 第42-56页 |
5.1 土地复垦潜力分析 | 第42-49页 |
5.1.1 立地条件分析 | 第42-43页 |
5.1.2 土源分析 | 第43-45页 |
5.1.3 水源分析 | 第45-46页 |
5.1.4 土壤肥力分析 | 第46-49页 |
5.2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 第49-56页 |
第6章 损毁土地复垦研究 | 第56-75页 |
6.1 土地复垦措施概述 | 第56-58页 |
6.1.1 工程措施 | 第56页 |
6.1.2 生物化学措施 | 第56-58页 |
6.2 各类损毁土地复垦 | 第58-72页 |
6.2.1 生产生活用地复垦 | 第58-61页 |
6.2.2 施工便道复垦 | 第61-64页 |
6.2.3 弃土场复垦 | 第64-72页 |
6.3 土地复垦的效益 | 第72-75页 |
6.3.1 经济效益 | 第72-73页 |
6.3.2 生态效益 | 第73-74页 |
6.3.3 社会效益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0-81页 |
附图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