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4-15页 |
1.1.2 主要应用领域 | 第15-16页 |
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 第16-17页 |
1.2 研究挑战 | 第17-18页 |
1.2.1 资源受限 | 第18页 |
1.2.2 动态负载 | 第18页 |
1.2.3 QoS保障 | 第18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1.3.1 竞争式MAC协议 | 第19页 |
1.3.2 调度式MAC协议 | 第19-20页 |
1.3.3 多信道MAC协议 | 第20-21页 |
1.3.4 IEEE 802. 15. 4/4e标准协议 | 第21-24页 |
1.3.5 MAC协议的QoS保障 | 第24-25页 |
1.4 数据收集系统研究基础 | 第25-28页 |
1.4.1 无线传感器网络硬件实验平台 | 第25-27页 |
1.4.2 压缩感知理论简介 | 第27-28页 |
1.5 本文创新点与组织结构 | 第28-32页 |
第二章 负载自适应MAC协议 | 第32-48页 |
2.1 需求分析 | 第32-33页 |
2.2 负载自适应MAC协议设计 | 第33-39页 |
2.2.1 超帧结构 | 第34页 |
2.2.2 MAC层帧结构 | 第34-35页 |
2.2.3 负载自适应算法 | 第35-39页 |
2.3 性能分析 | 第39-42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42-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基于多信道和跳信道机制的高可靠MAC协议 | 第48-66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多信道/跳信道高可靠MAC协议设计 | 第49-58页 |
3.2.1 信道选择机制 | 第50-53页 |
3.2.2 跳信道机制 | 第53-56页 |
3.2.3 信道黑名单机制 | 第56-58页 |
3.3 性能分析 | 第58-59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59-63页 |
3.4.1 功能测试 | 第59-62页 |
3.4.2 与其他协议对比 | 第62-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第四章 负载自适应数据收集网络系统设计 | 第66-82页 |
4.1 引言 | 第66-67页 |
4.2 系统基本架构 | 第67页 |
4.3 传感器节点端软件设计 | 第67-70页 |
4.3.1 网络协议栈模块 | 第68-69页 |
4.3.2 串口接收模块 | 第69页 |
4.3.3 压缩采样模块 | 第69-70页 |
4.4 数据接收端软件设计 | 第70-75页 |
4.4.1 在线压缩感知处理引擎 | 第71-73页 |
4.4.2 数据接收模块 | 第73-75页 |
4.4.3 数据存储模块 | 第75页 |
4.5 系统实验验证 | 第75-81页 |
4.5.1 完整数据传输实验 | 第76页 |
4.5.2 非完整稀疏信号传输实验 | 第76-8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6页 |
5.1 全文内容总结 | 第82-83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83-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个人简历 | 第92-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