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缩略语 | 第11-12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第一章 大豆孢囊线虫病概述 | 第13-21页 |
1 大豆孢囊线虫的分类学地位及形态特征 | 第13页 |
2 大豆孢囊线虫的分布和为害 | 第13-14页 |
3 大豆孢囊线虫的寄主范围及生物学特性 | 第14页 |
4 大豆孢囊线虫的生活史 | 第14-15页 |
5 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的划分 | 第15-17页 |
6 大豆孢囊线虫的致病机理 | 第17-18页 |
7 大豆孢囊线虫防治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农业技术防治 | 第18页 |
·化学防治 | 第18页 |
·生物防治 | 第18-19页 |
·选用抗耐病品种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植物寄生线虫expansin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 expansin简介 | 第21页 |
2 植物寄生线虫expansin的特点 | 第21-23页 |
3 植物寄生线虫与expansin的互作 | 第23-24页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24-71页 |
第一章 大豆孢囊线虫扩展蛋白基因expansin的克隆和分析 | 第25-5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7-44页 |
·线虫的分离 | 第27页 |
·所用试剂和仪器 | 第27页 |
·线虫基因组DNA的提取(酚-氯仿抽提法) | 第27-28页 |
·大豆孢囊线虫总RNA的提取 | 第28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8-33页 |
·大豆孢囊线虫Hg-expb1-1基因的克隆 | 第33-38页 |
·大豆孢囊线虫expansin同源基因Hg-expb1-2的克隆 | 第38-40页 |
·大豆孢囊线虫expansin基因的Southern blot | 第40-42页 |
·大豆孢囊线虫expansin基因的原位杂交 | 第42-44页 |
2 结果 | 第44-56页 |
·大豆孢囊线虫总RNA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4-45页 |
·大豆孢囊线虫Hg-expb1-1基因的克隆 | 第45-49页 |
·大豆孢囊线虫Hg-expb1-2基因的克隆 | 第49-54页 |
·大豆孢囊线虫expansin基因的Southern blot分析 | 第54-55页 |
·大豆孢囊线虫expansin基因的原位杂交分析 | 第55-56页 |
3 讨论 | 第56-59页 |
第二章 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 第59-7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0-65页 |
·大豆种质资源 | 第60-64页 |
·抗性鉴定方法 | 第64-6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5-68页 |
·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 第65-67页 |
·大豆孢囊线虫3号和4号生理小种对部分大豆种质的毒力比较 | 第67-68页 |
3 讨论 | 第68-71页 |
全文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