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国际制造外包影响就业的文献综述 | 第18-27页 |
2.1 国际制造外包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 第18-23页 |
2.1.1 国外关于制造外包就业效应的研究 | 第18-21页 |
2.1.2 国内关于制造外包就业效应的研究 | 第21-23页 |
2.2 国际制造外包测度方法的研究 | 第23-25页 |
2.2.1 以中间品贸易或零部件衡量 | 第23-24页 |
2.2.2 用加工贸易间接度量 | 第24页 |
2.2.3 用投入产出表计算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中国参与制造外包水平及就业现状 | 第27-49页 |
3.1 行业选择与测度方法 | 第27-31页 |
3.1.1 行业分类 | 第27-29页 |
3.1.2 测度方法 | 第29-31页 |
3.2 总体参与国际制造外包水平 | 第31-33页 |
3.2.1 稳步上升阶段(2002-2004 年) | 第31-32页 |
3.2.2 逐步下降阶段(2005-2009 年) | 第32页 |
3.2.3 恢复与发展阶段(2009-2011 年) | 第32-33页 |
3.3 分行业参与国际制造外包水平 | 第33-38页 |
3.3.1 承接和发包的行业特征 | 第34-35页 |
3.3.2 各行业的承接与发包差异 | 第35-38页 |
3.4 参与不同形式国际制造外包水平 | 第38-40页 |
3.4.1 承接不同形式外包的情况 | 第38-39页 |
3.4.2 不同形式发包的情况 | 第39-40页 |
3.5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市场就业现状 | 第40-45页 |
3.5.1 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状况 | 第40-42页 |
3.5.2 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情况 | 第42-45页 |
3.6 参与制造外包影响就业的途径 | 第45-47页 |
3.6.1 参与制造外包影响就业规模的途径 | 第45-46页 |
3.6.2 参与制造外包影响就业结构的途径 | 第46-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参与制造外包影响就业规模的实证分析 | 第49-59页 |
4.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第49-52页 |
4.1.1 模型设定 | 第49-51页 |
4.1.2 变量说明 | 第51-52页 |
4.2 承接制造业外包影响就业规模的实证分析 | 第52-55页 |
4.2.1 承接外包对中国就业规模的影响 | 第53-54页 |
4.2.2 承接不同形式外包对中国就业规模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 发出制造业外包影响就业规模的实证分析 | 第55-57页 |
4.3.1 发包对中国就业规模的影响 | 第56页 |
4.3.2 不同形式的发包对就业规模的影响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参与制造外包影响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59-68页 |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第59-61页 |
5.1.1 模型设定 | 第59-60页 |
5.1.2 变量说明 | 第60-61页 |
5.2 承接制造外包影响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61-64页 |
5.2.1 承接外包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 | 第62-63页 |
5.2.2 承接不同形式外包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 第63-64页 |
5.3 发出制造外包影响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64-67页 |
5.3.1 发包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 | 第65-66页 |
5.3.2 不同形式的发包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政策建议 | 第68-72页 |
6.1 促就就业规模增长的政策建议 | 第68-69页 |
6.1.1 促成加工过程升级 | 第68-69页 |
6.1.2 转变单一的外包角色 | 第69页 |
6.2 提升就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 第69-71页 |
6.2.1 引导中高技术企业参与国际制造外包 | 第70页 |
6.2.2 增加企业研发投入 | 第70-7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