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集团企业 | 第15-16页 |
二、内部资本市场 | 第16-17页 |
三、非效率投资 | 第17页 |
第二节 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研究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应研究 | 第18-21页 |
一、缓解融资约束 | 第18-19页 |
二、信息和监督激励优势 | 第19页 |
三、配置资源优势 | 第19页 |
四、交叉补贴和平均主义 | 第19-20页 |
五、代理问题和寻租行为 | 第20页 |
六、利益输送行为 | 第20-21页 |
第四节 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 | 第21页 |
第五节 文献述评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23-29页 |
第一节 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理论分析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内部资本市场活跃程度与投资效率关系理论分析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内部资本市场资金占用效应与投资效率关系理论分析 | 第25-29页 |
一、“掏空”效应 | 第25-26页 |
二、“支持”效应 | 第26页 |
三、内部资本市场资金占用效应 | 第26-29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29-35页 |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29页 |
第二节 内部资本市场的计量 | 第29-30页 |
一、内部资本市场活跃程度(AICM) | 第30页 |
二、内部资本市场资金占用效应(OICM) | 第30页 |
第三节 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计量 | 第30-33页 |
第四节 变量定义与研究模型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5-49页 |
第一节 内部资本市场活跃程度与非效率投资的实证分析 | 第35-40页 |
一、描述性统计 | 第35-37页 |
二、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三、多元回归分析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内部资本市场资金占用效应与非效率投资的实证分析 | 第40-47页 |
一、描述性统计 | 第40-42页 |
二、相关性分析 | 第42-44页 |
三、多元回归分析 | 第44-47页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 第47-49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9-53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0-51页 |
一、发展资本市场,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 第50页 |
二、完善法律制度,提高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 | 第50-51页 |
三、规范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 第51页 |
第三节 本文的局限性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