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1.1 稻田飞虱种类及其危害 | 第9页 |
1.2 稻田天敌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1.2.1 化防为主害虫防治策略带来的影响 | 第9-10页 |
1.2.2 生物防治是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控制害虫策略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内外稻田中节肢动物天敌种类的研究进展 | 第11页 |
1.3.2 稻飞虱主要节肢动物天敌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4 稻田节肢动物主要调查、取样及拍摄方法 | 第14-15页 |
1.4.1 主要调查、取样的方法 | 第14页 |
1.4.2 图片拍摄方法 | 第14-15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稻田中飞虱节肢动物天敌种类及优势度的统计 | 第16-30页 |
2.1 试验地点和时间 | 第16页 |
2.2 吸虫器法调查和取样 | 第16页 |
2.2.1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中天敌的调查取样方法 | 第16页 |
2.2.2 田间试验设计 | 第16页 |
2.2.3 样点设置及取样时间 | 第16页 |
2.3 其他常用取样方法 | 第16-17页 |
2.3.1 盘拍法 | 第16-17页 |
2.3.2 灯诱法 | 第17页 |
2.3.3 捕网法 | 第17页 |
2.4 标本的鉴定和保存 | 第17页 |
2.4.1 标本鉴定 | 第17页 |
2.4.2 标本的保存 | 第17页 |
2.5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17-18页 |
2.6 稻区常见稻飞虱节肢动物天敌种类的统计结果 | 第18-20页 |
2.7 稻田中稻飞虱节肢动物天敌亚群落优势种统计 | 第20-26页 |
2.8 优势种天敌在水稻不同时期优势度变化动态 | 第26-30页 |
2.8.1 浙江富阳优势种天敌优势度变化 | 第26-28页 |
2.8.2 湖南望城优势种天敌优势度变化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稻飞虱主要节肢动物天敌的原色特征图 | 第30-78页 |
3.1 原色特征图片的采集 | 第30页 |
3.1.1 图片及标本采集地点 | 第30页 |
3.1.2 生态图片的拍摄 | 第30页 |
3.1.3 形态特征图片的拍摄 | 第30页 |
3.1.4 图片的保存于整理 | 第30页 |
3.2 稻飞虱节肢动物主要天敌的分类检索表及原色图片 | 第30-78页 |
3.2.1 节肢动物主要天敌目分类检索表 | 第31页 |
3.2.2 捻翅目(Strepsiptera) | 第31-32页 |
3.2.3 膜翅目(Hymenoptera) | 第32-40页 |
3.2.4 半翅目(Hemiptera) | 第40-45页 |
3.2.5 鞘翅目(Coleoptera) | 第45-47页 |
3.2.6 蜻蜓目(Odonata) | 第47-54页 |
3.2.7 蜘蛛目(Araneida) | 第54-78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作者简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