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网络中基于业务特性的生存性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 1.1.1 光网络的生存性技术概述 | 第10-12页 |
| 1.1.2 光网络的服务质量策略 | 第12-13页 |
| 1.2 当前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1.2.1 区分保护 | 第13-14页 |
| 1.2.2 多故障保护 | 第14-15页 |
| 1.3 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 1.3.1 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1.3.2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共享路径保护的可靠性分析 | 第17-23页 |
| 2.1 影响光网络可靠性的因素 | 第17-18页 |
| 2.2 概率相关多故障网络模型 | 第18-20页 |
| 2.2.1 概率共享风险链路组 | 第18-19页 |
| 2.2.2 带有PSRLG的网络模型 | 第19-20页 |
| 2.3 概率共享风险链路组下的业务失效概率 | 第20-22页 |
| 2.3.1 PBF的概率 | 第21页 |
| 2.3.2 BRC的概率 | 第21-2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基于业务可靠性的区分保护机制 | 第23-35页 |
| 3.1 基于可靠性的业务分类 | 第23页 |
| 3.2 概率共享风险链路组下的共享路径算法 | 第23-27页 |
| 3.2.1 全链路不相关算法 | 第23-25页 |
| 3.2.2 无备用资源竞争算法 | 第25-26页 |
| 3.2.3 全可靠性算法 | 第26-27页 |
| 3.3 区分保护机制 | 第27-28页 |
| 3.3.1 传统的区分保护机制 | 第27页 |
| 3.3.2 最大共享区分保护机制 | 第27-28页 |
| 3.4 仿真与分析 | 第28-34页 |
| 3.4.1 仿真环境与评价参数 | 第28-30页 |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0-34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频谱灵活光网络中的资源分配 | 第35-48页 |
| 4.1 频谱灵活光网络概述 | 第35-36页 |
| 4.2 频谱灵活光网络中的资源分配 | 第36-39页 |
| 4.2.1 无频谱转换时的资源分配约束条件 | 第36-38页 |
| 4.2.2 频谱灵活光网络中的频谱转换 | 第38-39页 |
| 4.3 频谱灵活光网络的资源分配算法 | 第39-42页 |
| 4.3.1 常见的动态资源分配算法 | 第39-41页 |
| 4.3.2 最大备用资源共享机制 | 第41-42页 |
| 4.4 光网络中的流量工程 | 第42-44页 |
| 4.4.1 流量工程 | 第42-43页 |
| 4.4.2 传统负载均衡和动态负载均衡 | 第43-44页 |
| 4.5 仿真与分析 | 第44-47页 |
| 4.5.1 仿真环境与评价参数 | 第44-45页 |
| 4.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8-50页 |
| 5.1 论文总结 | 第48页 |
| 5.2 工作展望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致谢 | 第54-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