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地震观测预报论文

用地震监测台网记录估计强地震动衰减的试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2 地震动衰减研究方法综述第12-15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5-17页
第2章 观测数据说明第17-28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宽频带地震监测台网的数据第17-22页
        2.2.1 日本宽频带数字地震监测台网的概况第17-19页
        2.2.2 F-net数据收集和处理第19-20页
        2.2.3 数据的分布第20-22页
    2.3 强地震动观测台网的数据第22-27页
        2.3.1 日本宽频带数字强地震动观测台网的概况第22-23页
        2.3.2 K-NET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第23-25页
        2.3.3 数据的分布第25-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两类数据表达的地震动衰减特征第28-49页
    3.1 地震记录处理方法第28-30页
        3.1.1 基线校正第28页
        3.1.2 微分第28-29页
        3.1.3 积分第29-30页
    3.2 两类数据表达的总体衰减特征第30-39页
    3.3 一次地震中表现的衰减特征第39-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量规函数与观测数据的衰减特征第49-54页
    4.1 日本的震级标度第49页
    4.2 根据两类观测数据计算的震级第49-51页
    4.3 量规函数与观测数据的衰减特征比较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扩大区域参数反演的数据范围对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影响第54-68页
    5.1 扩大数据范围反演区域参数第54-58页
        5.1.1 本文采用的反演方法概述第54-55页
        5.1.2 反演目标函数和适应度第55-57页
        5.1.3 区域参数的反演结果第57-58页
    5.2 对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影响第58-66页
        5.2.1 本文地震动峰值的衰减关系第58-60页
        5.2.2 与实际观测数据比较第60-64页
        5.2.3 与量规函数表达的衰减特征比较第64-66页
    5.3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附录第75-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光纤超声波动传感技术的主动和被动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下一篇:变刚度群桩基础性能数值分析及沉降计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