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制造工艺论文

汽车车身中频电阻点焊过程稳定性在线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23页
        1.2.1 电阻点焊过程监控技术研究现状第11-19页
        1.2.2 电阻点焊质量评价技术研究现状第19-22页
        1.2.3 文献综述简析第22-23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3-25页
第2章 中频点焊过程电学量测量第25-45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中频点焊次级电流测量技术研究第25-33页
        2.2.1 测量技术分析与选择第25-26页
        2.2.2 基于罗氏线圈的测量技术问题分析第26-27页
        2.2.3 积分器漂移与泄漏误差的抑制第27-30页
        2.2.4 多路测量通道串扰的消除第30-31页
        2.2.5 次级电流测量结果及误差分析第31-33页
    2.3 中频点焊电压与动态电阻测量技术研究第33-43页
        2.3.1 测量技术分析与选择第33-34页
        2.3.2 有效值比值算法的问题分析第34-36页
        2.3.3 恒流模式下感性分量的抑制第36-38页
        2.3.4 变电流模式下感性分量的消除第38-40页
        2.3.5 动态电阻测量结果及误差分析第40-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3章 中频点焊过程机械量测量第45-59页
    3.1 引言第45页
    3.2 伺服焊钳中频点焊电极力测量技术研究第45-49页
        3.2.1 测量技术分析与选择第45页
        3.2.2 基于表面应变的测量技术问题分析第45-46页
        3.2.3 非线性增益误差的消除第46-47页
        3.2.4 焊钳臂温度干扰的抑制第47页
        3.2.5 电极力测量结果及误差分析第47-49页
    3.3 伺服焊钳中频点焊电极间位移测量技术研究第49-57页
        3.3.1 测量技术分析与选择第49-50页
        3.3.2 基于旋转编码器的测量技术问题分析第50页
        3.3.3 皮带轮传动误差的消除第50-52页
        3.3.4 焊钳臂挠曲变形的补偿第52-55页
        3.3.5 电极间位移测量结果及误差分析第55-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车身点焊过程稳定性在线评价第59-83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车身点焊监测平台搭建第59-62页
        4.2.1 生产信息监测与记录方案第59-61页
        4.2.2 现场工况条件第61-62页
    4.3 点焊过程稳定性评价算法研究第62-74页
        4.3.1 电学量特征分析第62-64页
        4.3.2 基于平均值离散性的稳定性评价方法第64-67页
        4.3.3 基于瞬时值离散性的稳定性评价方法第67-71页
        4.3.4 基于样板曲线的稳定性在线评价方法第71-74页
    4.4 稳定性差异原因分析第74-80页
        4.4.1 点焊过程的分段评价第74-75页
        4.4.2 过程离散性成因分析第75-77页
        4.4.3 不稳定因素的改进与验证第77-80页
    4.5 本章小结第80-83页
结论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93-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固态相变效应的高强钢焊接/补焊力学行为研究
下一篇:弧焊机器人增材制造成形信息检测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