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I理论的大学生心理资本整体开发与效果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2.1 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2.2 心理资本的结构 | 第12-15页 |
2.2.1 自我效能 | 第13页 |
2.2.2 韧性 | 第13-14页 |
2.2.3 希望 | 第14页 |
2.2.4 乐观 | 第14-15页 |
2.3 心理资本的干预理论 | 第15-16页 |
2.4 心理资本的测量研究 | 第16-18页 |
2.5 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 第18-22页 |
2.5.1 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8页 |
2.5.2 心理资本与结果变量的关系研究 | 第18-22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2-28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2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3.4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3.5 研究设计 | 第23-24页 |
3.6 研究工具 | 第24-25页 |
3.7 团体辅导实施 | 第25-27页 |
3.8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8-46页 |
4.1 研究一 | 第28-36页 |
4.1.1 实验组前测、对照组前测差异评估 | 第28-29页 |
4.1.2 对照组前测、对照组后测差异评估 | 第29页 |
4.1.3 实验组前测、实验组后测差异评估 | 第29-30页 |
4.1.4 对照组后测、实验组后测差异评估 | 第30-31页 |
4.1.5 实验组前测、实验组追踪测验差异评估 | 第31-32页 |
4.1.6 实验组后测、实验组追踪测验差异评估 | 第32-33页 |
4.1.7 团体成员自我评定量表评估 | 第33-34页 |
4.1.8 团体满意度自我评定量表评估 | 第34-35页 |
4.1.9 团体成员自我评估 | 第35-36页 |
4.2 研究二 | 第36-46页 |
4.2.1 实验组前测、对照组前测差异评估 | 第36-37页 |
4.2.2 对照组前测、对照组后测差异评估 | 第37-38页 |
4.2.3 实验组前测、实验组后测差异评估 | 第38-39页 |
4.2.4 对照组后测、实验组后测差异评估 | 第39-40页 |
4.2.5 实验组前测、实验组追踪测验差异评估 | 第40-41页 |
4.2.6 实验组后测、实验组追踪测验差异评估 | 第41-42页 |
4.2.7 团体成员自我评定量表评估 | 第42页 |
4.2.8 团体满意度自我评定量表评估 | 第42-43页 |
4.2.9 团体成员自我评估 | 第43-46页 |
5 讨论 | 第46-51页 |
5.1 对团体干预活动效果的分析 | 第46-47页 |
5.2 团体辅导产生效果的原因分析 | 第47-49页 |
5.3 本研究的创新 | 第49-50页 |
5.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0页 |
5.5 总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60页 |
附录一: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调查 | 第54-55页 |
附录二:总体幸福感量表 | 第55-57页 |
附录三:一般健康问卷 | 第57-58页 |
附录四:团体成员自我评定量表 | 第58-59页 |
附录五:团体成员自我评定量表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