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1.1.1 班干部选拔工作的重要意义 | 第11-12页 |
1.1.2 初中班级干部选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1.3 文献述评 | 第13-18页 |
1.3.1 国外关于班干部研究的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关于班干部研究的现状 | 第14-18页 |
1.4 相关研究的不足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9页 |
1.5.2 问卷调查法 | 第19页 |
1.5.3 访谈法 | 第19页 |
1.5.4 个案法 | 第19页 |
1.6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1.7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20页 |
1.8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初中班干部选拔方式的定量研究 | 第21-33页 |
2.1 初级中学班干部选拔方式的现状调查 | 第21-29页 |
2.1.1 初中班干部的现状 | 第21-24页 |
2.1.2 各种选拔方式实际利用情况比较 | 第24-25页 |
2.1.3 班主任常用的选拔方式及理由 | 第25-27页 |
2.1.4 学生选择的选拔方式及理由 | 第27-29页 |
2.2 教师和学生观点差异的归因分析 | 第29-33页 |
2.2.1 学生自身因素 | 第29-30页 |
2.2.2 班主任因素 | 第30-31页 |
2.2.3 学校因素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初中班干部选拔的访谈案例 | 第33-45页 |
3.1 班主任指定法 | 第33-37页 |
3.1.1 班级干部选拔的具体过程 | 第33-34页 |
3.1.2 班主任的观点 | 第34-35页 |
3.1.3 学生的观点 | 第35-36页 |
3.1.4 班主任指定法小结 | 第36-37页 |
3.2 民主选举法 | 第37-40页 |
3.2.1 班级干部选拔的具体过程 | 第37-38页 |
3.2.2 班主任的观点 | 第38-39页 |
3.2.3 学生的观点 | 第39页 |
3.2.4 民主选举法小结 | 第39-40页 |
3.3 竞职演说法 | 第40-43页 |
3.3.1 班级干部选拔的具体过程 | 第40-41页 |
3.3.2 班主任的观点 | 第41-42页 |
3.3.3 学生的观点 | 第42-43页 |
3.3.4 竞职演说法小结 | 第43页 |
3.4 各种班干部选拔方式总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初中班干部选拔的个案研究 | 第45-52页 |
4.1 访谈内容 | 第45-48页 |
4.2 访谈小结 | 第48-52页 |
4.2.1 转变思路 | 第48-49页 |
4.2.2 改变方法 | 第49-52页 |
第五章 改善班干部选拔方式的策略和建议 | 第52-63页 |
5.1 更新管理理念 | 第52-54页 |
5.1.1 新的角色观 | 第52-53页 |
5.1.2 新的学生观 | 第53页 |
5.1.3 新的干部观 | 第53-54页 |
5.2 严格选拔标准 | 第54-57页 |
5.2.1 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 第54-55页 |
5.2.2 较强的工作能力 | 第55页 |
5.2.3 正确的角色定位 | 第55-56页 |
5.2.4 健康的身心素质 | 第56-57页 |
5.2.5 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 第57页 |
5.3 完善选拔方式 | 第57-61页 |
5.3.1 建立完善的班干部产生原则、标准、程序 | 第57-59页 |
5.3.2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选拔方式,多种方式并存 | 第59-60页 |
5.3.3 始终坚持民主性、公平性、竞争性的原则 | 第60-61页 |
5.4 注重培训管理 | 第61-63页 |
5.4.1 加强班干部培训 | 第61-62页 |
5.4.2 适时调整,动态管理 | 第62-63页 |
小结 研究反思 | 第63-65页 |
1 结论的适用性及利弊端 | 第63页 |
2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