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新型液晶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原位复合材料的增容作用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7-35页
    1.1 引言第7-8页
    1.2 聚芳醚酮类材料简介第8-11页
        1.2.1 亲电取代的聚酮合成路线第8-10页
        1.2.2 亲核取代的聚醚合成路线第10-11页
    1.3 液晶高分子第11-20页
        1.3.1 液晶高分子的研究历史第11-13页
        1.3.2 主链型热致液晶高分子第13-20页
    1.4 液晶高分子原位复合材料第20-25页
    1.5 原位复合材料的增容第25-3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5-39页
    2.1 试剂与测试方法第35-37页
        2.1.1 原料和试剂第35页
        2.1.2 表征测试及相关仪器第35-37页
    2.2 测试样品的制备第37-39页
第三章 嵌段液晶共聚物与无规液晶共聚物的合成研究第39-62页
    3.1 引言第39-40页
    3.2 齐聚物的合成第40-41页
        3.2.1 羟基封端聚芳醚酮三聚体第40页
        3.2.2 羟基封端聚芳醚酮齐聚物(HO-PAEK-OH)的合成第40-41页
    3.3 聚合物的制备第41-43页
        3.3.1 聚酯液晶(TLCP)的合成第41页
        3.3.2 无规共聚物的合成第41-42页
        3.3.3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第42-43页
        3.3.4 HO-PAEK-OH与酰氯封端的聚酯液晶齐聚物共混物的制备第43页
    3.4 齐聚物的结构表征第43-46页
        3.4.1 羟基封端聚芳醚酮三聚体第43-44页
        3.4.2 羟基封端聚芳醚酮齐聚物(HO-PAEK-OH)第44-46页
    3.5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第46-60页
        3.5.1 聚酯液晶第46-49页
        3.5.2 无规共聚物第49-52页
        3.5.3 嵌段共聚物(PAEK-b-Polyester)第52-60页
    3.6 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聚酯液晶与聚醚醚酮原位复合材料及其相容性研究第62-81页
    4.1 引言第62-63页
    4.2 原位复合材料PEEK/TLCP的热性能和结晶结构第63-66页
        4.2.1 原位复合材料PEEK/TLCP的热性能第63-64页
        4.2.2 原位复合材料PEEK/TLCP的结晶结构第64-66页
    4.3 原位复合材料PEEK/TLCP的流动性第66-68页
    4.4 液晶嵌段共聚物对PEEK/TLCP原位复合材料的增容作用研究第68-76页
        4.4.1 力学性能第68-70页
        4.4.2 形貌第70-76页
    4.5 液晶无规共聚物对PEEK/TLCP原位复合材料的增容作用研究第76-79页
        4.5.1 力学性能第76-77页
        4.5.2 形貌第77-79页
    4.6 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原位复合材料结晶动力学研究第81-108页
    5.1 引言第81页
    5.2 结晶动力学理论背景第81-87页
        5.2.1 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方法第82-85页
        5.2.2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方法第85-87页
    5.3 实验方法第87页
        5.3.1 熔融态等温结晶动力学的测试第87页
        5.3.2 熔融态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测试第87页
        5.3.3 玻璃态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测试第87页
    5.4 原位复合材料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第87-100页
        5.4.1 DSC方法研究等温结晶动力学第87-94页
        5.4.2 PLM方法研究等温结晶动力学第94-100页
    5.5 原位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第100-106页
        5.5.1 原位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过程的一些参数第100-105页
        5.5.2 Kissinger方法计算共混体系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第105-106页
    5.6 小结第106-108页
第六章 结论第108-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作者简历第119-121页
中文摘要第121-125页
(Abstract)第125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患寡而患不均:公共政策执行中农民的行为逻辑--基于黑龙江省民生村和农义村低保政策执行过程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公共服务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研究--以山东省博兴县伏田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长与运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