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沌映射和DNA编码的图像加密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图像加密技术简介 | 第14-19页 |
1.1.1 图像加密的原理 | 第14-15页 |
1.1.2 图像加密的特点 | 第15-16页 |
1.1.3 图像加密的分类 | 第16-19页 |
1.2 混沌理论 | 第19-20页 |
1.3 DNA密码理论 | 第20-21页 |
1.3.1 DNA计算理论 | 第20页 |
1.3.2 DNA密码与传统密码的比较 | 第20-21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安排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混沌序列及DNA编码方法 | 第24-36页 |
2.1 混沌的特征 | 第24-25页 |
2.2 Logistic混沌映射系统分析 | 第25-27页 |
2.2.1 Logistic映射 | 第25-26页 |
2.2.2 混沌序列的产生 | 第26-27页 |
2.3 DNA图像加密方法分析 | 第27-29页 |
2.3.1 DNA图像加密方法概述 | 第27页 |
2.3.2 DNA编码方法 | 第27-29页 |
2.4 混沌映射图像加密方法分析 | 第29-33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改进的灰度图像加密方法及分析 | 第36-54页 |
3.1 灰度图像加密方法分析 | 第36-39页 |
3.1.1 混沌映射 | 第36页 |
3.1.2 DNA编码方法 | 第36页 |
3.1.3 加密方法描述 | 第36-37页 |
3.1.4 对文献[41]中的加密方法的分析 | 第37-39页 |
3.2 提出灰度图像加密方法 | 第39-45页 |
3.3 灰度图像加密方法的性能分析 | 第45-54页 |
3.3.1 抵抗暴力攻击分析 | 第45-46页 |
3.3.2 抗统计攻击特性分析 | 第46-48页 |
3.3.3 相关性分析 | 第48-51页 |
3.3.4 抵抗差分攻击分析 | 第51-52页 |
3.3.5 图像加密速度性能分析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彩色图像加密方法研究 | 第54-62页 |
4.1 彩色图像与灰度图像的差异 | 第54页 |
4.2 提出彩色图像加密方法 | 第54-56页 |
4.3 彩色图像加密方法性能分析 | 第56-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
1. 基本情况 | 第70页 |
2. 教育背景 | 第70页 |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