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八年级学生学习全等三角形推理与证明的错误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1-9 年级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推理与证明第9-10页
        1.1.2 八年级学生特殊性第10页
        1.1.3 全等三角形的教育价值第10页
    1.2 研究问题阐述第10-11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第11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5 研究框架第12-13页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第13-20页
    2.1 推理与证明的理论分析第13-16页
        2.1.1 范·希尔理论第13-14页
        2.1.2 PISA数学素养评价框架第14-16页
    2.2 推理与证明的错误及困难、归因与教学策略实证研究第16-20页
第3章 研究方法与工具第20-27页
    3.1 初中生几何推理与证明分析量表第20-22页
    3.2 学生测试及访谈第22-26页
        3.2.1 学生测试卷的编制第22-25页
        3.2.2 学生访谈第25-26页
    3.3 教师访谈第26-27页
第4章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27-51页
    4.1 学生测试卷的分析与讨论第27-49页
    4.2 教师访谈第49页
    4.3 学生访谈第49-51页
第5章 教学策略及建议第51-56页
    5.1 几何概念的“过程—概念”二重性,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第51页
    5.2 运用“多元联系表示”策略第51-52页
    5.3 变式教学,突破思维定势第52-53页
    5.4 注重分析几何推理与证明的“思维过程”,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并重第53-54页
    5.5 强调学生的严谨性,养成良好的推理与证明习惯第54-56页
第6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6-58页
    6.1 研究不足第56页
        6.1.1 样本太小,结论的局限性第56页
        6.1.2 没有关注教材因素第56页
        6.1.3 测试题偏易第56页
    6.2 研究展望第56-58页
        6.2.1 全等三角形推理与证明的差异性研究第56-57页
        6.2.2 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测试卷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59页
附录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间面板模型下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下一篇:基于APOS理论的高一数学习题教学的调查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