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8-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一、研究视角 | 第9-10页 |
二、上述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第1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防雷减灾管理 | 第13-19页 |
第一节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防雷减灾管理理念 | 第13-14页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3-14页 |
二、防雷减灾管理理念的转变 | 第14页 |
第二节 网络治理理论与防雷减灾管理体系 | 第14-16页 |
一、网络治理理论 | 第14-15页 |
二. 防雷减灾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防雷减灾管理体系主体 | 第16-17页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6页 |
二、防雷减灾管理体系主体的确立 | 第16-17页 |
第四节 政府宏观调控理论与防雷市场主体管理 | 第17-19页 |
一、政府宏观调控理论 | 第17-18页 |
二、防雷市场主体管理思路的确定 | 第18-19页 |
第三章 防雷减灾管理现状分析 | 第19-39页 |
第一节 雷电灾害及其影响 | 第19-24页 |
一、雷电分布情况 | 第19-21页 |
二、雷电灾害影响分析 | 第21-24页 |
第二节 防雷减灾管理体系 | 第24-34页 |
一、气象主管机构及其职责 | 第24-27页 |
二、防雷设计与施工市场 | 第27-33页 |
三、防雷安全监管对象 | 第33-34页 |
第三节 重点行业雷电安全防护现状 | 第34-39页 |
一、重点行业雷电安全隐患排查现状 | 第34页 |
二、建筑行业雷电安全防护 | 第34-36页 |
三、通信行业雷电安全防护 | 第36-37页 |
四、电力行业雷电安全防护 | 第37-38页 |
五、重点行业雷电安全防护发展趋势简析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防雷减灾管理现状剖析:以学校专项防雷减灾管理为例 | 第39-50页 |
第一节 学校专项防雷减灾管理分析 | 第39-46页 |
一、各类学校情况 | 第39-43页 |
二、学校防雷工程安装情况 | 第43-45页 |
三、未安装防雷工程学校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 第45页 |
四、学校未来安装防雷工程的意向调查 | 第45-46页 |
五、学校专项防雷减灾管理建议 | 第46页 |
第二节 深圳市防雷减灾管理主要问题 | 第46-48页 |
一、监管力量薄弱 | 第46-47页 |
二、检测力量不足 | 第47页 |
三、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淡薄 | 第47页 |
四、防雷市场发展缓慢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深圳市防雷减灾管理对策建议 | 第48-50页 |
一、转变思路和定位 | 第48页 |
二、加强部门和行业联动 | 第48-49页 |
三、推动市场发展 | 第49页 |
四、加强科技支撑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深圳市防雷减灾管理构想 | 第50-54页 |
一、职能定位及思路转变 | 第50页 |
二、拓展横向部门联动 | 第50-51页 |
三、强化纵向技术支撑 | 第51-52页 |
四、防雷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 第52-53页 |
五、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 | 第53-54页 |
六、具有较强的社会支持力 | 第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