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介机构与海关稽查--以南京海关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1.1 论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1.1.1 论题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论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治理兴起的缘由 | 第10-11页 |
1.2.2 治理的概念 | 第11-12页 |
1.2.3 治理的失效 | 第12页 |
1.2.4 良好的治理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海关稽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背景 | 第15-31页 |
2.1 海关稽查的概况 | 第15-17页 |
2.1.1 中国海关稽查的发展及现状 | 第15-16页 |
2.1.2 中国海关稽查的组织架构 | 第16页 |
2.1.3 海关稽查职能的分析 | 第16-17页 |
2.2 海关引入中介机构的情况 | 第17-20页 |
2.2.1 国外海关引入中介机构的情况 | 第17-19页 |
2.2.2 中国海关其他领域引入中介机构的情况 | 第19-20页 |
2.3 海关稽查委托中介机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3.1 私人部门可以承担国家的责任 | 第20-21页 |
2.3.2 集体行动下权力存在依赖性 | 第21页 |
2.3.3 有效的管理不单依靠政府公权力 | 第21-22页 |
2.4 海关稽查委托中介机构的实践背景 | 第22-31页 |
2.4.1 动因 | 第22-24页 |
2.4.2 必要性 | 第24-28页 |
2.4.3 可行性 | 第28-31页 |
第三章 中介机构与海关稽查的实践 | 第31-43页 |
3.1 南京海关稽查委托中介机构的机制 | 第31-34页 |
3.1.1 组织管理 | 第31页 |
3.1.2 社会中介机构资质管理 | 第31-32页 |
3.1.3 海关委托模式工作流程 | 第32页 |
3.1.4 企业委托模式工作流程 | 第32-33页 |
3.1.5 经费管理 | 第33页 |
3.1.6 法律文书 | 第33-34页 |
3.2 南京海关稽查委托中介机构的情况 | 第34-35页 |
3.2.1 海关稽查的基本情况 | 第34页 |
3.2.2 社会中介机构的基本情况 | 第34-35页 |
3.3 南京海关稽查委托中介机构的责任变化 | 第35-37页 |
3.3.1 海关的责任变化 | 第35-36页 |
3.3.2 中介机构的责任变化 | 第36-37页 |
3.3.3 企业的责任变化 | 第37页 |
3.4 南京海关稽查委托中介机构的得失 | 第37-43页 |
3.4.1 成效 | 第37-39页 |
3.4.2 困境 | 第39-40页 |
3.4.3 展望 | 第40-43页 |
第四章 中介机构与海关稽查矛盾与建议 | 第43-50页 |
4.1 中介机构与海关稽查主要矛盾分析 | 第43-46页 |
4.1.1 人力资源与业务能力的矛盾 | 第43-44页 |
4.1.2 企业管理与审计方式的矛盾 | 第44-45页 |
4.1.3 海关管理与中介机构的矛盾 | 第45-46页 |
4.2 构建海关稽查与中介机构合作机制 | 第46-50页 |
4.2.1 合作下的稽查能力培养 | 第46-47页 |
4.2.2 海关主导下的稽查机制构建 | 第47-48页 |
4.2.3 必要的责任追究 | 第48-49页 |
4.2.4 可操作的工作指引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