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自治中居民参与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关研究综述国外相 | 第9-10页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三)相关理论工具 | 第12-14页 |
1.公民治理理论 | 第12-13页 |
2.社会资本理论 | 第13-14页 |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4页 |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文献分析法 | 第14页 |
2.实证分析法 | 第14-16页 |
一、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基本情况概述 | 第16-21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社区自治 | 第16-17页 |
2.居民参与 | 第17-18页 |
(二)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内容 | 第18-21页 |
1.政治参与 | 第18-19页 |
2.公共事务参与 | 第19页 |
3.经济参与 | 第19页 |
4.文体活动参与 | 第19-21页 |
二、对长安路街道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调研分析 | 第21-26页 |
(一)长安路街道社区自治历史沿革 | 第21页 |
(二)长安路街道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问卷调查 | 第21-22页 |
1.问卷编制 | 第21-22页 |
2.被试 | 第22页 |
(三)调研结果分析 | 第22-23页 |
1.居民参与度方面的数据分析 | 第22页 |
2.参与意愿的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3.参与途径方面的数据分析 | 第23页 |
(四)现阶段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问题分析 | 第23-26页 |
1.参与意愿呈现年龄阶段特征 | 第23-24页 |
2.参与的程度不够深入 | 第24页 |
3 参与的渠道过于单一狭窄 | 第24-26页 |
三、导致社区自治中居民参与不足的影响因素 | 第26-29页 |
(一)法规以及社区自治体制不健全 | 第26页 |
(二)居民的自我意识固化 | 第26-27页 |
(三)居民参与的利益等缺乏有效保证 | 第27页 |
(四)居民参与的内容缺乏吸引力 | 第27-29页 |
四、进一步促进社区自治中居民参与的改进措施 | 第29-39页 |
(一)不断完善社区管理的体系机制 | 第29-30页 |
1.优化居民参与的制度环境 | 第29页 |
2.畅通居民的诉求表达渠道 | 第29-30页 |
3.落实社区自治法律法规的实施 | 第30页 |
(二)不断激发居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 | 第30-32页 |
1.强化居民的社区意识与归属感的培养 | 第30页 |
2.加强居民与社区的利益关系 | 第30-32页 |
3.正确引导鼓励居民参与 | 第32页 |
(三)培养居民参与自治的意识与认知 | 第32-35页 |
1.重塑社区居民的邻里互助传统 | 第32-33页 |
2.使居民在社区建设中感受自身价值 | 第33-35页 |
(四)改进社区自治中居民的参与形式及内容 | 第35-36页 |
1.注重居民的精神文化建设 | 第35页 |
2.落实居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民主权利 | 第35-36页 |
3.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民主建设的法律法规 | 第36页 |
(五)明确居委会职能 | 第36-39页 |
1.突出社区自治功能 | 第36-37页 |
2.加强居民民主监督 | 第37页 |
3.扩宽参与渠道,完善居民论坛 | 第37-39页 |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39-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