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凸焊接头组织与超声波检测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凸焊的研究及应用 | 第13-15页 |
1.2.1 凸焊工艺原理及特点 | 第14-15页 |
1.2.2 凸焊的发展及应用概况 | 第15页 |
1.3 超声波检测技术概述 | 第15-20页 |
1.4 超声波在焊接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1 超声波焊接质量检测国内发展概况 | 第20-21页 |
1.4.2 超声波焊接质量检测国外发展概况 | 第21-22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不锈钢凸焊试验及检测方法 | 第24-38页 |
2.1 试样材料及制备 | 第24-27页 |
2.1.1 试样材料 | 第24-25页 |
2.1.2 试样制备 | 第25-27页 |
2.2 试样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检测方法 | 第27-31页 |
2.2.1 金相检测 | 第27-29页 |
2.2.2 力学性能检测 | 第29-30页 |
2.2.3 扫描电镜检测及能谱分析 | 第30-31页 |
2.3 超声波检测系统及工作原理 | 第31-34页 |
2.3.1 超声波检测系统硬件组成 | 第31-33页 |
2.3.2 超声波检测软件组成及原理 | 第33-34页 |
2.3.3 凸焊超声波检测系统相关设置 | 第34页 |
2.4 凸焊接头超声波检测方法 | 第34-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不锈钢凸焊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 | 第38-50页 |
3.1 不锈钢凸焊金相组织分析 | 第38-43页 |
3.1.1 母材区金相组织 | 第38-39页 |
3.1.2 热影响区金相组织 | 第39-41页 |
3.1.3 熔核区金相组织分析 | 第41-43页 |
3.2 不锈钢凸焊力学性能 | 第43-45页 |
3.2.1 拉伸试验分析 | 第43-44页 |
3.2.2 显微硬度测试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3.3 拉伸试验断口分析 | 第45-48页 |
3.3.1 拉伸断口宏观形貌 | 第45-46页 |
3.3.2 拉伸断口微观形貌 | 第46-48页 |
3.4 能谱分析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不锈钢凸焊超声波A扫描信号分析 | 第50-66页 |
4.1 凸焊超声波A扫描原理 | 第50-53页 |
4.1.1 超声波的衰减 | 第50-51页 |
4.1.2 超声信号在凸焊结构中的传播 | 第51-53页 |
4.2 时域分析 | 第53-55页 |
4.3 频域分析 | 第55-64页 |
4.3.1 傅里叶变换 | 第55-58页 |
4.3.2 各区域频域分析 | 第58-60页 |
4.3.3 熔核识别 | 第60-62页 |
4.3.4 加窗滤波处理 | 第62-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凸焊接头超声波C成像分析及质量评估 | 第66-76页 |
5.1 凸焊接头超声波C成像分析 | 第66-70页 |
5.1.1 凸焊接头超声波C成像原理 | 第66-67页 |
5.1.2 提取特征值 | 第67页 |
5.1.3 凸焊接头C图像分析 | 第67-70页 |
5.2 连接状态阀值标定 | 第70-73页 |
5.3 等效能量计算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