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存款冒领案件中银行民事责任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储蓄存款冒领案例与争议问题 | 第9-13页 |
(一)相关案例分析 | 第9-11页 |
(二)争议焦点问题 | 第11-13页 |
1、银行责任竞合问题 | 第11-12页 |
2、银行责任认定与举证责任问题 | 第12页 |
3、银行民事责任承担问题 | 第12-13页 |
二、储蓄合同理论问题研究 | 第13-20页 |
(一)储蓄合同的性质 | 第13-15页 |
1、保管合同说 | 第13-14页 |
2、消费寄托合同说 | 第14页 |
3、消费借贷合同说 | 第14页 |
4、混合合同说 | 第14-15页 |
(二)储蓄存款所有权的归属 | 第15-16页 |
(三)银行在储蓄合同中的义务 | 第16-20页 |
1、银行的给付义务 | 第17页 |
2、银行的附随义务 | 第17-20页 |
三、储蓄存款冒领案件中银行民事责任的性质 | 第20-23页 |
(一)争议观点介绍 | 第20页 |
(二)本文的观点 | 第20-23页 |
四、储蓄存款冒领案件中银行民事责任的认定 | 第23-38页 |
(一)银行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23-27页 |
1、违反合同给付义务的归责原则 | 第24-25页 |
2、违反合同附随义务的归责原则 | 第25-27页 |
(二)银行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分析 | 第27-30页 |
1、违约行为 | 第27-28页 |
2、损害事实 | 第28页 |
3、因果关系 | 第28-29页 |
4、主观过错 | 第29-30页 |
(三)银行的免责事由 | 第30-34页 |
1、债权人的过错 | 第30-31页 |
2、债权准占有制度的适用问题 | 第31-34页 |
(四)银行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34-38页 |
1、举证责任分配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与局限 | 第34-35页 |
2、举证责任分配中的利益衡量 | 第35-38页 |
五、储蓄存款冒领中银行责任的承担 | 第38-42页 |
(一)继续履行 | 第38-39页 |
(二)采取补救措施 | 第39页 |
(三)损害赔偿 | 第39-42页 |
1、损害赔偿的性质 | 第39-40页 |
2、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