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 课题来源 | 第8页 |
(二)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 | 第10页 |
(五) 研究思路和方式 | 第10-11页 |
一、当代写意人物画的发展现状概述及木刻版画元素的分析 | 第11-16页 |
(一) 当代写意人物画发展现状概述 | 第11-12页 |
1. 写实为主的写意人物画的继续发展 | 第11页 |
2. 表现为主的写意人物画的兴起 | 第11-12页 |
(二) 木刻版画元素的分析 | 第12-16页 |
1. “黑白概括”的技法元素 | 第12-13页 |
2. 点、线、面构成元素 | 第13-16页 |
二、木刻版画元素引入当代写意人物画的可行性研究 | 第16-20页 |
(一) 黑白的重合与差异性 | 第16-17页 |
(二) 点线面表现手段的重合与差异性 | 第17-19页 |
(三) 时代背景的影响 | 第19-20页 |
三、李伯安写意人物画作品中木刻版画元素运用的分析 | 第20-30页 |
(一) 李伯安写意人物画作品中对木刻版画黑白概括技法元素的借鉴 | 第20-25页 |
1. 黑白块面为主的概括方法在李伯安写意人物画中的运用 | 第20-23页 |
2. 线面混合为主的概括方法在李伯安写意人物画中的运用 | 第23-25页 |
(二) 李伯安写意人物画作品中对木刻版画点线面构成元素的借鉴 | 第25-27页 |
(三) 对当代写意人物画创作的启发 | 第27-30页 |
1. 精神美的启发 | 第27-28页 |
2. 笔墨语言的启发 | 第28页 |
3. 形式语言的启发 | 第28-30页 |
四、李伯安写意人物画作品中木刻版画元素的运用在笔者创作中的启示 | 第30-34页 |
(一) 在笔者创作中的运用 | 第30-32页 |
1. 焦墨的运用 | 第30-31页 |
2. 形象的表现 | 第31-32页 |
3. 画面结构的安排 | 第32页 |
(二) 在笔者创作中的反思 | 第32-34页 |
1. “韵”味的缺乏 | 第32-33页 |
2. 物象的粗糙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读研期间获得艺术成果目录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