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须五段致密气储层微观结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 致密气的现状及研究区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3.3 完成工作量 | 第14-16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19页 |
2.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第16页 |
2.2 区域地质的沉积特征 | 第16-19页 |
第3章 储层微观结构特征 | 第19-70页 |
3.1 岩石学特征 | 第19-33页 |
3.1.1 储层岩性组合特征 | 第19-21页 |
3.1.2 须五段主要岩石类型与岩石学特征 | 第21-33页 |
3.2 储层储集空间 | 第33-44页 |
3.2.1 储层砂岩微观结构特征 | 第33-38页 |
3.2.2 泥页岩微观孔隙类型特征 | 第38-43页 |
3.2.3 储层裂缝发育情况 | 第43-44页 |
3.3 储集空间的定量表征 | 第44-59页 |
3.3.1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特征参数的定量表征 | 第44-53页 |
3.3.2 泥页岩孔隙特征参数的定量表征 | 第53-59页 |
3.4 储层岩石作用特征 | 第59-70页 |
3.4.1 致密储层砂岩成岩特征 | 第59-66页 |
3.4.2 泥岩成岩作用 | 第66-68页 |
3.4.3 成岩作用阶段划分 | 第68-69页 |
3.4.4 成岩相特征 | 第69-70页 |
第4章 储层的综合评价 | 第70-76页 |
4.1 储层储集性能主控因素 | 第70-74页 |
4.1.1 沉积对储层的影响 | 第70-73页 |
4.1.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第73-74页 |
4.2 有利储层区域预测 | 第74-7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