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5-28页 |
1.1 问题的缘起 | 第15-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1.2.1 事务所产权 | 第18-19页 |
1.2.2 事务所产权性质 | 第19页 |
1.2.3 事务所产权规模 | 第19-20页 |
1.2.4 事务所声誉 | 第20页 |
1.2.5 审计收费 | 第2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22-26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 第26-28页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6页 |
1.5.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26-28页 |
第2章 会计师事务所产权、声誉与审计收费文献述评 | 第28-43页 |
2.1 事务所产权文献述评 | 第28-31页 |
2.1.1 事务所产权与审计质量 | 第28-30页 |
2.1.2 事务所产权与治理结构 | 第30-31页 |
2.1.3 事务所产权与配套制度 | 第31页 |
2.2 事务所声誉文献述评 | 第31-36页 |
2.2.1 声誉理论 | 第32-33页 |
2.2.2 事务所声誉与审计质量 | 第33-35页 |
2.2.3 事务所声誉与审计收费 | 第35-36页 |
2.3 事务所审计收费文献述评 | 第36-43页 |
2.3.1 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收费 | 第37-38页 |
2.3.2 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 | 第38-40页 |
2.3.3 审计风险与审计收费 | 第40-42页 |
2.3.4 公司治理与审计收费 | 第42-43页 |
第3章 会计师事务所产权演进 | 第43-58页 |
3.1 事务所国有产权初始确立 | 第43-48页 |
3.1.1 国有产权事务所审计的需求与供给 | 第43-46页 |
3.1.2 国有产权事务所出资者、管理层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 第46-47页 |
3.1.3 国有产权事务所出资者、管理层的行为 | 第47-48页 |
3.2 事务所有限责任私有产权变更 | 第48-53页 |
3.2.1 有限责任私有产权事务所审计的需求与供给 | 第48-51页 |
3.2.2 有限责任私有产权事务所出资者、管理层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 第51-52页 |
3.2.3 有限责任私有产权事务所出资者、管理层的行为 | 第52-53页 |
3.3 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私有产权最终确立 | 第53-58页 |
3.3.1 特殊普通合伙私有产权事务所审计的需求与供给 | 第53-56页 |
3.3.2 特殊普通合伙私有产权事务所出资者、管理层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 第56-57页 |
3.3.3 特殊普通合伙私有产权事务所出资者、管理层的行为 | 第57-58页 |
第4章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机制 | 第58-77页 |
4.1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需求与供给 | 第58-63页 |
4.1.1 成熟资本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需求 | 第58-60页 |
4.1.2 中国新兴资本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声誉需求 | 第60-63页 |
4.1.3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供给 | 第63页 |
4.2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激励 | 第63-67页 |
4.2.1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63-65页 |
4.2.2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激励模型的构建 | 第65-67页 |
4.3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约束 | 第67-70页 |
4.3.1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约束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67-69页 |
4.3.2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约束机制的案例分析 | 第69-70页 |
4.4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评价 | 第70-77页 |
4.4.1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评价机制的作用 | 第70-71页 |
4.4.2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评价的方法 | 第71-72页 |
4.4.3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声誉评价体系的设想 | 第72-77页 |
第5章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构成及现状分析 | 第77-95页 |
5.1 事务所审计成本与审计收费 | 第77-84页 |
5.1.1 审计固定成本与审计收费 | 第79-80页 |
5.1.2 审计总成本与审计收费 | 第80-84页 |
5.2 事务所审计利润与审计收费 | 第84-91页 |
5.3 审计收费现状分析及建议 | 第91-95页 |
5.3.1 审计收费现状分析 | 第91-93页 |
5.3.2 制定统一计时审计收费标准的建议 | 第93-95页 |
第6章 会计师事务所产权、声誉与审计收费经济学分析 | 第95-115页 |
6.1 会计师事务所产权是其建立声誉的基础 | 第95-100页 |
6.1.1 事务所产权性质的明晰性是其建立声誉的基础 | 第96-98页 |
6.1.2 事务所产权规模是其建立声誉的基础 | 第98-100页 |
6.2 会计师事务所产权与声誉博弈分析 | 第100-106页 |
6.2.1 博弈过程中的约束机制 | 第100-101页 |
6.2.2 一次性博弈过程分析 | 第101-104页 |
6.2.3 重复性博弈过程分析 | 第104-106页 |
6.3 会计师事务所产权、声誉与审计收费寻租分析 | 第106-115页 |
6.3.1 审计寻租原因分析 | 第107-109页 |
6.3.2 事务所产权、声誉对审计串谋寻租的遏制分析 | 第109-111页 |
6.3.3 事务所产权、声誉对审计竞争寻租的遏制分析 | 第111-115页 |
第7章 会计师事务所产权性质与声誉、审计收费相关性实证检验 | 第115-132页 |
7.1 引言 | 第115-117页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117-121页 |
7.3 样本数据选择与模型设计 | 第121-125页 |
7.4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125-131页 |
7.5 研究结论 | 第131-132页 |
第8章 会计师事务所产权规模与声誉、审计收费相关性实证检验 | 第132-146页 |
8.1 引言 | 第132-134页 |
8.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134-138页 |
8.3 样本数据选择与模型设计 | 第138-141页 |
8.4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141-145页 |
8.5 研究结论 | 第145-146页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46-150页 |
9.1 研究结论 | 第146-148页 |
9.2 政策建议 | 第148-149页 |
9.3 未来研究方向 | 第149-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7页 |
后记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