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德勒钼铜多金属矿区花岗岩类岩体时空演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第9-10页 |
1.2 选题的背景及目的 | 第10-12页 |
1.2.1 选题的背景依据 | 第10-11页 |
1.2.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区地质普查概况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区综合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1.3.3 研究区矿床成因及岩体年代学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8页 |
1.6 主要创新点及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2. 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 | 第20-32页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第20-27页 |
2.1.1 区域地层 | 第20-23页 |
2.1.2 区域构造 | 第23-24页 |
2.1.3 区域岩浆岩 | 第24-26页 |
2.1.4 区域变质作用 | 第26页 |
2.1.5 区域矿产 | 第26-27页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7-29页 |
2.2.1 矿区地层 | 第27页 |
2.2.2 矿区构造 | 第27页 |
2.2.3 矿区岩浆岩 | 第27-29页 |
2.3 围岩蚀变 | 第29-30页 |
2.4 矿区化探异常 | 第30-32页 |
3. 岩石类型关系 | 第32-44页 |
3.1 岩石类型 | 第32-35页 |
3.2 岩体接触关系 | 第35-36页 |
3.3 矿物脉接触关系 | 第36-38页 |
3.4 不同深度岩体的变化特征 | 第38-41页 |
3.5 镜下岩体穿插及斑晶关系 | 第41页 |
3.6 岩石类型的纽带关系 | 第41-44页 |
4. 岩石年代学 | 第44-53页 |
4.1 锆石年龄与辉钼矿Re-Os年龄 | 第44-49页 |
4.2 锆石形态观察 | 第49-53页 |
5. 岩石地球化学 | 第53-61页 |
5.1 主量元素特征 | 第53-57页 |
5.2 稀土元素特征 | 第57-61页 |
6. 岩体空间序列建立—以zk903 为例 | 第61-70页 |
6.1 岩石学 | 第61-63页 |
6.2 地球化学 | 第63-69页 |
6.2.1 数据处理 | 第63-66页 |
6.2.2 主量元素的特征 | 第66-67页 |
6.2.3 微量元素的特征 | 第67-69页 |
6.3 脉体轴夹角 | 第69-70页 |
7. 岩体与成矿的关系 | 第70-74页 |
7.1 辉钼矿的赋存状态 | 第70-71页 |
7.2 成矿物质来源 | 第71-72页 |
7.3 成矿动力学背景 | 第72-74页 |
8. 结论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附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