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引言第12-17页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 研究流程与方法第14-16页
    (四)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16-17页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第17-21页
    (一) 从中国当时人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历史条件出发第17-18页
    (二) 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出发第18-19页
    (三) 从汲取“平均主义大锅饭”导致共同贫穷的历史教训出发第19-20页
    (四) 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步骤出发第20-21页
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1-32页
    (一)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脉络第21-24页
        1. 从参加革命到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前的萌芽阶段第21-22页
        2. 从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提出阶段第22页
        3. 从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到1987年十三大前的发展阶段第22-23页
        4. 从1987年十三大到1992年十四大的完善阶段第23-24页
    (二)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涵第24-29页
        1.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24-25页
        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第25页
        3. 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第25-29页
    (三)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特征第29-32页
        1. 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第29-30页
        2. 坚持既反对平均主义,又反对两极分化的有机统一第30-31页
        3. 坚持先富与共富的有机统一第31-32页
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影响第32-46页
    (一) 共同富裕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第32-37页
        1. 人民群众追求富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第32页
        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收入分配体制的不断完善第32-33页
        3. 区域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快速发展第33-35页
        4. 人民群众实现温饱和总体小康,并走向全面小康第35-37页
    (二) 科学认识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拉大问题第37-46页
        1. 现阶段贫富差距拉大现象的出现第37-39页
        2. 现阶段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第39-42页
        3. 正确看待现阶段的贫富差距拉大现象第42-46页
四、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今的坚持与发展第46-57页
    (一) 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发展第46-48页
        1. 江泽民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发展第46-47页
        2. 胡锦涛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发展第47-48页
    (二) 十八大后习近平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发展第48-52页
        1.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前,习近平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发展第49-50页
        2. 共享发展理念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发展的新境界第50-52页
    (三)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调节贫富差距,引导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第52-57页
        1. 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人民的获得感第53页
        2. 全面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将公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第53-54页
        3. 加大精准扶贫、脱贫力度,缩小收入差距第54页
        4. 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协调区域、城乡和行业发展第54-55页
        5. 推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第55页
        6. 依法保障勤劳合法致富,严厉惩治违法致富行为第55-56页
        7. 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努力实践,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64页
后记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司法形式主义视阈下的法律解释
下一篇:IMA平台网络的通信调度数据自动生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