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中湿地型生态岛植物适应性与水质净化能力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城市河道 | 第10-11页 |
1.1.1 城市河道现状 | 第10-11页 |
1.1.2 城市河道修复必要性 | 第11页 |
1.2 城市河道修复措施 | 第11-20页 |
1.2.1 近自然修复 | 第12页 |
1.2.2 人工浮岛技术 | 第12-16页 |
1.2.3 人工湿地技术 | 第16-20页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0-2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湿地型生态岛植物生长与水质净化能力研究 | 第23-3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2.1.1 湿地型生态岛建立 | 第23-25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2.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2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7页 |
2.2.1 植物适应能力分析 | 第25-27页 |
2.2.2 植物净化潜力分析 | 第27-29页 |
2.2.3 水质净化能力研究 | 第29-37页 |
2.3 结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城市河道中湿地型生态岛的应用效果研究 | 第39-54页 |
3.1 试验设计 | 第39-45页 |
3.1.1 河道基本状况 | 第39-40页 |
3.1.2 望山河湿地模型的设计 | 第40-42页 |
3.1.3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3.2.1 河道水质监测 | 第45-46页 |
3.2.2 植物越冬发芽率 | 第46-48页 |
3.2.3 植物适应能力分析 | 第48-50页 |
3.2.4 植物净化潜力研究 | 第50-52页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52-54页 |
3.3.1 讨论 | 第52页 |
3.3.2 结论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湿地型生态岛的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 | 第54-6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5页 |
4.1.1 试验方法 | 第54页 |
4.1.2 取样点布设 | 第54页 |
4.1.3 样品分析 | 第54-55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0页 |
4.2.1 水质分析 | 第55-59页 |
4.2.2 景观效果分析 | 第59-60页 |
4.3 结论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