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的来源、背景及重要意义 | 第9-11页 |
1.1.1 课题来源及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界定 | 第11-13页 |
1.2.1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 | 第11-13页 |
1.2.2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 第13页 |
1.3 国内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3.1 国外基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2 国内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 | 第16-19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6-18页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宝安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及问题 | 第19-28页 |
2.1 宝安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 第19-22页 |
2.1.1 现有条件和比较优势 | 第19-20页 |
2.1.2 与先进城区的主要差距 | 第20-22页 |
2.2 深圳市宝安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情况调查研究 | 第22-26页 |
2.2.1 开展调查的主要目的 | 第22页 |
2.2.2 开展调查的过程 | 第22页 |
2.2.3 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 第22-26页 |
2.3 宝安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宝安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问题原因分析 | 第28-34页 |
3.1 需求变化和供给滞后导致供需不对路 | 第28-29页 |
3.1.1 需求层次不同导致需求多样化 | 第28-29页 |
3.1.2 基本公共文化也需要“供给侧改革” | 第29页 |
3.2 有限政府决定了政府不可能是唯一的供给者 | 第29-31页 |
3.2.1 行政管理规模方面 | 第29-30页 |
3.2.2 行政管理职能方面 | 第30页 |
3.2.3 资源配置方面 | 第30-31页 |
3.3 解决历史欠账并非一朝一夕 | 第31页 |
3.4 市民被动参与缺乏话语权 | 第31-32页 |
3.5 社会组织还未能发展为供给的有效来源 | 第32页 |
3.5.1 社会组织自身规模小不均衡 | 第32页 |
3.5.2 政府部门对社会组织支持力度不够 | 第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宝安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政策建议 | 第34-41页 |
4.1 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 第34-36页 |
4.1.1 在强调政府主导的同时转变政府职能 | 第34-35页 |
4.1.2 树立以公共需求与公众满意度为核心的服务理念 | 第35页 |
4.1.3 创新公益性文化场馆管理机制 | 第35-36页 |
4.1.4 探索将绩效评估引入公共文化服务 | 第36页 |
4.2 创新社会参与机制 | 第36-37页 |
4.2.1 整合社会文化资源 | 第36-37页 |
4.2.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 | 第37页 |
4.2.3 依靠契约精神挖掘和培育基层文化骨干 | 第37页 |
4.3 创新文化供给模式 | 第37-39页 |
4.3.1 丰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 第37-38页 |
4.3.2 积极宣传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知晓度 | 第38页 |
4.3.3 建立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 | 第38-39页 |
4.4 创新政策资源整合效能 | 第39-40页 |
4.4.1 适度增加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 | 第39页 |
4.4.2 积极向市里争取政策和资源 | 第39-40页 |
4.4.3 科学规划建设基本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 第40页 |
4.4.4 提高各门类文化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 第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