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偶联式人工湿地的城镇污水厂尾水同步脱氮除磷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8页 |
1.1 我国氮磷污染现状及城镇污水厂尾水处理 | 第11-12页 |
1.1.1 我国氮磷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1.1.2 城镇污水厂尾水处理 | 第12页 |
1.2 人工湿地概述 | 第12-23页 |
1.2.1 人工湿地定义及分类 | 第12-15页 |
1.2.2 人工湿地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历史 | 第15-16页 |
1.2.3 人工湿地的优缺点 | 第16页 |
1.2.4 人工湿地脱氮途径 | 第16-20页 |
1.2.5 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1.2.6 人工湿地除磷途径 | 第21-22页 |
1.2.7 人工湿地除磷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23-24页 |
1.3.1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机理的研究 | 第23-24页 |
1.3.2 湿地对不同类型废水处理的研究 | 第24页 |
1.3.3 湿地去除效果随温度变化 | 第24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特色创新 | 第24-28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1.4.2 研究特色 | 第25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4.4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8-38页 |
2.1 试验湿地设计主要参数 | 第28-31页 |
2.1.1 停留时间 | 第28-29页 |
2.1.2 水力坡度 | 第29页 |
2.1.3 表面水力负荷 | 第29-30页 |
2.1.4 系统深度 | 第30页 |
2.1.5 处理单元几何尺寸 | 第30页 |
2.1.6 进出水结构 | 第30-31页 |
2.2 试验运行方案设计 | 第31-35页 |
2.2.1 布水 | 第31-33页 |
2.2.2 填料与植物 | 第33-34页 |
2.2.3 运行方案 | 第34-35页 |
2.3 水质检测方法 | 第35页 |
2.4 试验准备 | 第35-38页 |
2.4.1 试验水质 | 第35-36页 |
2.4.2 试验仪器及药品 | 第36-38页 |
3 试验基质理化性能分析 | 第38-49页 |
3.1 基质的理化性能 | 第38-39页 |
3.1.1 基质的部分理化性质 | 第38页 |
3.1.2 渗透系数的测定 | 第38-39页 |
3.1.3 孔隙度 | 第39页 |
3.2 静态吸附试验 | 第39-43页 |
3.2.1 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3.2.2 基质静态吸附对TP的去除效果 | 第41-42页 |
3.2.3 基质静态吸附对TN的去除效果 | 第42-43页 |
3.2.4 小结 | 第43页 |
3.3 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43-47页 |
3.4 小结 | 第47-49页 |
4 偶联式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 | 第49-63页 |
4.1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 | 第50-54页 |
4.1.1 COD的去除效果及机理分析 | 第50-51页 |
4.1.2 NH_4~+-N的去除效果及机理分析 | 第51-52页 |
4.1.3 TN的去除效果 | 第52-53页 |
4.1.4 TP的去除效果 | 第53-54页 |
4.2 温度变化对人工湿地处理效果影响分析 | 第54-59页 |
4.3 pH变化对脱氮除磷影响分析 | 第59-62页 |
4.4 小结 | 第62-63页 |
5 结论及建议 | 第63-65页 |
5.1 结论 | 第63-64页 |
5.2 建议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