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导论 | 第12-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国外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研究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页 |
2.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现状分析 | 第16-24页 |
·城市化与农民失地 | 第16-17页 |
·我国失地农民生存状况调查 | 第17-20页 |
·失地农民的规模和分布 | 第18页 |
·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 第18-19页 |
·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 | 第19-20页 |
·农民失地引发的社会问题 | 第20页 |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紧迫性 | 第20-21页 |
·我国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制度的演变 | 第21-24页 |
·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起步阶段(1950 年到 1957 年) | 第21页 |
·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调整阶段(1958 年到 1964 年) | 第21-22页 |
·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逐步完善阶段(1978 年到 1998 年) | 第22-23页 |
·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发展阶段(1998 年至今) | 第23-24页 |
3.我国现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分析 | 第24-34页 |
·代表城市失地农民保障模式 | 第24-29页 |
·北京模式 | 第24页 |
·嘉兴模式 | 第24-26页 |
·江苏模式 | 第26-27页 |
·上海模式 | 第27-28页 |
·天津模式 | 第28-29页 |
·我国现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分析 | 第29-32页 |
·保障路径选择 | 第29-30页 |
·保障对象划分 | 第30页 |
·资金来源与保障水平 | 第30页 |
·社会保障项目选择 | 第30-32页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特点及问题 | 第32-34页 |
·现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特点 | 第32页 |
·现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问题 | 第32-34页 |
4.国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与借鉴 | 第34-38页 |
·国外典型的失地农民保障模式 | 第34-35页 |
·英国模式 | 第34页 |
·美国模式 | 第34-35页 |
·德国模式 | 第35页 |
·国外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特点 | 第35-37页 |
·对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以市场价格为主 | 第35-36页 |
·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 | 第36页 |
·政府必须依法征用土地 | 第36页 |
·强调征用土地的公共利益动机 | 第36-37页 |
·国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 | 第37-38页 |
·按照市场价值来确立征地补偿标准 | 第37页 |
·将失地农民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37页 |
·立法规范征地目的和程序 | 第37-38页 |
5.完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建议 | 第38-42页 |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面临的基本国情 | 第38-39页 |
·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38页 |
·财政能力的相对有限 | 第38-39页 |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 第39-42页 |
·将失地农民以较低的保障水平纳入到统一的制度中 | 第39页 |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 第39-40页 |
·探索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征收征用制度 | 第40-41页 |
·在现金补偿的基础上,赋予失地农民请求替代补偿的权利 | 第41页 |
·加强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法律支持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