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1.1 选题依据 | 第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多环芳烃污染现状 | 第12-13页 |
| 1.3 多环芳烃来源解析 | 第13-14页 |
| 1.3.1 多环芳烃的来源 | 第13页 |
| 1.3.2 源解析方法 | 第13-14页 |
| 1.4 多环芳烃生态风险评价 | 第14-15页 |
| 1.5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 第16-25页 |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6-17页 |
| 2.1.1 岱海简介 | 第16页 |
| 2.1.2 岱海农业 | 第16页 |
| 2.1.3 岱海工业 | 第16-17页 |
| 2.1.4 岱海电厂 | 第17页 |
| 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7-18页 |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7页 |
| 2.2.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7-18页 |
| 2.3 样品的采集 | 第18页 |
| 2.4 PAHs的测定 | 第18-23页 |
| 2.4.1 样品前处理 | 第18-19页 |
| 2.4.2 仪器分析 | 第19页 |
| 2.4.3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第19-22页 |
| 2.4.4 PAHs标准样品色谱图 | 第22页 |
| 2.4.5 PAHs标准曲线 | 第22-23页 |
| 2.5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 第23-24页 |
| 2.6 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岱海表层沉积物PAHs含量、分布及源解析 | 第25-35页 |
| 3.1 PAHs的含量及分布 | 第25-26页 |
| 3.2 PAHs的组成 | 第26-31页 |
| 3.3 TOC对PAHs富集程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 3.4 PAHs的源解析 | 第32-35页 |
| 3.4.1 LMW/HMW比值法 | 第32-33页 |
| 3.4.2 不同PAHs异构体比值法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岱海柱状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分布及源解析 | 第35-40页 |
| 4.1 PAHs的含量及垂直分布 | 第35-37页 |
| 4.2 TOC对PAHs富集程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 4.3 PAHs的源解析 | 第38-40页 |
| 4.3.1 LMW/HMW比值法 | 第38页 |
| 4.3.2 不同PAHs异构体比值法 | 第38-40页 |
| 第五章 岱海沉积物中PAHs的生态风险评价 | 第40-45页 |
| 5.1 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C) | 第40-42页 |
| 5.2 商值法 | 第42-45页 |
| 5.2.1 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s) | 第42-43页 |
| 5.2.2 暴露评价 | 第43页 |
| 5.2.3 风险表征 | 第43-4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 6.1 结论 | 第45-46页 |
| 6.2 展望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