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电气化铁路论文--供电论文--供电系统论文

用于贯通式牵引供电系统与车载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变换器可靠性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0页
    1.1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贯通式牵引供电系统发展概述第14-15页
        1.2.2 电力电子器件发展现状第15-17页
        1.2.3 贯通式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变换器关键器件及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第20-37页
    2.1 关键元器件失效率分析第20-24页
        2.1.1 IGBT失效率第20-22页
        2.1.2 续流二极管失效率第22-23页
        2.1.3 钳位二极管失效率第23页
        2.1.4 直流稳压电容失效率第23页
        2.1.5 滤波支路失效率第23-24页
    2.2 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第24-29页
        2.2.1 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与选用第25-27页
        2.2.2 热备用与冷备用系统可靠性分析第27-29页
    2.3 三相-单相变换器及车载电力电子变压器可靠性分析指标第29-34页
        2.3.1 可靠性分析指标第29-31页
        2.3.2 k/n(G)可靠性模型分析方法第31-34页
    2.4 三相-单相变换器及车载电力电子变压器相关参数设计第34-35页
        2.4.1 直流侧稳压电容的参数设计第34页
        2.4.2 变换器及变压器级联模块数目设计第34-35页
        2.4.3 滤波支路相关参数设计第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三相-单相变换器可靠性分析第37-62页
    3.1 三相-单相变换器结构第37-38页
        3.1.1 贯通式牵引供电系统基本模型第37页
        3.1.2 用于贯通式牵引供电系统的三相-单相变换器第37-38页
    3.2 两电平三相-单相变换器可靠性分析第38-45页
        3.2.1 两电平三相-单相变换器结构第38-40页
        3.2.2 两电平三相-单相变换器可靠性分析第40-43页
        3.2.3 用于新型牵引变电所的两电平三相-单相变换器级联-并联结构可靠性分析第43-45页
    3.3 三电平二极管钳位三相-单相变换器可靠性分析第45-51页
        3.3.1 三电平三相-单相变换器结构第45-46页
        3.3.2 三电平三相-单相变换器可靠性分析第46-49页
        3.3.3 用于新型牵引变电所的三电平三相-单相变换器级联-并联结构可靠性分析第49-51页
    3.4 五电平二极管钳位三相-单相变换器可靠性分析第51-59页
        3.4.1 五电平三相-单相变换器结构第51-52页
        3.4.2 五电平三相-单相变换器可靠性分析第52-57页
        3.4.3 用于新型牵引变电所的五电平三相-单相变换器级联-并联结构可靠性分析第57-59页
    3.5 不同方案三相-单相变换器可靠性指标对比与优化第59-61页
        3.5.1 不同方案变换器可靠性指标对比第59-60页
        3.5.2 五电平变换器结构优化与可靠性分析第60-61页
    3.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4章 基于硅材料IGBT的车载电力电子变压器主电路可靠性分析第62-75页
    4.1 车载电力电子变压器结构第62-64页
        4.1.1 车载电力电子变压器基本模型第62-63页
        4.1.2 车载电力电子变压器结构第63-64页
    4.2 两电平结构电力电子变压器主电路可靠性分析与对比第64-68页
        4.2.1 两电平结构电力电子变压器主电路可靠性分析第64-67页
        4.2.2 两电平结构电力电子变压器优化与可靠性对比第67-68页
    4.3 三电平二极管钳位结构电力电子变压器主电路可靠性分析与对比第68-72页
        4.3.1 三电平结构电力电子变压器主电路可靠性分析第68-71页
        4.3.2 三电平结构电力电子变压器优化与可靠性对比第71-72页
    4.4 不同方案电力电子变压器主电路可靠性指标对比与优化选择第72-74页
        4.4.1 不同方案可靠性指标对比第72-73页
        4.4.2 特殊情况下电力电子器件可靠性分析第73-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电力电子变压器综合最优选择方案第75-87页
    5.1 采用的二维插值函数计算方法第75-76页
    5.2 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体积参数插值第76-80页
        5.2.1 常见的电力电子器件体积第76-78页
        5.2.2 变压器的体积插值函数第78-80页
    5.3 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重量参数插值第80-84页
        5.3.1 常见的电力电子器件重量第80-82页
        5.3.2 变压器的重量插值函数第82-84页
    5.4 MATLAB GUI软件界面设计实现第84-85页
        5.4.1 基于硅材料IGBT的车载电力电子变压器界面实现第84-85页
    5.5 综合参考与最优选型第85-86页
        5.5.1 基于硅材料IGBT的车载电力电子变压器最优选型第85-86页
    5.6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6章 基于碳化硅材料MOSFET的车载电力电子变压器主电路可靠性分析第87-98页
    6.1 碳化硅材料的车载电力电子变压器第87页
    6.2 两电平结构电力电子变压器主电路可靠性分析与对比第87-91页
        6.2.1 两电平结构电力电子变压器主电路可靠性分析第87-90页
        6.2.2 车载大功率两电平结构电力电子变压器级联-并联可靠性分析第90-91页
    6.3 三电平二极管钳位结构电力电子变压器主电路可靠性分析与对比第91-95页
        6.3.1 三电平结构电力电子变压器主电路可靠性分析第91-95页
        6.3.2 车载大功率三电平二极管钳位结构电力电子变压器级联-并联可靠性分析第95页
    6.4 碳化硅材料与硅材料变压器可靠性对比第95-97页
    6.5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结论和展望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脱土改性聚碳酸亚丙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下一篇:法官遴选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