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油田正359井区延长组长4+5-长6油层组储层评价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选题来源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2-13页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2页
        1.3.2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4 主要工作量第13页
    1.5 论文主要成果及特色创新点第13-15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5-46页
    2.1 区域地质背景第15-16页
    2.2 地层特征及划分第16-22页
        2.2.1 地层划分与对比主要依据第16-19页
        2.2.2 地层划分结果第19-22页
    2.3 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第22-46页
        2.3.1 沉积相标志第22-26页
        2.3.2 沉积相类型第26-29页
        2.3.3 沉积微相分析第29-46页
第三章 储层基本特征第46-67页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46-51页
        3.1.1 碎屑成分第46-47页
        3.1.2 填隙物成分第47-50页
        3.1.3 结构特点第50-51页
    3.2 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第51-57页
        3.2.1 储层物性特征第51-54页
        3.2.2 储层非均质性第54-57页
    3.3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第57-60页
        3.3.1 孔隙类型第57-58页
        3.3.2 孔喉大小及分布第58-59页
        3.3.3 孔隙结构特征第59-60页
    3.4 成岩作用第60-64页
        3.4.1 压实作用第60-61页
        3.4.2 胶结作用第61-63页
        3.4.3 溶解作用第63-64页
    3.5 四性关系研究第64-66页
        3.5.1 岩性与电性关系第64页
        3.5.2 物性与电性关系第64-65页
        3.5.3 含油性与电性关系第65-66页
    3.6 小结第66-67页
第四章 储层综合评价第67-81页
    4.1 储层控制因素分析第67-69页
        4.1.1 沉积相带控制了有利砂体的分布第67页
        4.1.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第67-68页
        4.1.3 裂缝对储层物性的改善第68-69页
    4.2 储层综合评价第69-81页
结论与认识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油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
下一篇:商丹构造带东段辉长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