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路面径流重金属及PAHs污染特征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路面径流的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1.2.1 面源污染 | 第14-15页 |
1.2.2 城市地表径流污染 | 第15页 |
1.2.3 路面径流污染 | 第15页 |
1.2.4 路面径流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3 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1.4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1.4.1 选题依据 | 第23-24页 |
1.4.2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1.4.3 研究意义 | 第24页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案 | 第27-36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7-29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7页 |
2.1.2 水资源现状 | 第27页 |
2.1.3 气候特征 | 第27-28页 |
2.1.4 城市交通概况 | 第28-29页 |
2.2 研究方案 | 第29-36页 |
2.2.1 采样区域概况 | 第29页 |
2.2.2 采样方法 | 第29-30页 |
2.2.3 采样径流场次 | 第30页 |
2.2.4 降雨特征 | 第30-31页 |
2.2.5 样品测定指标 | 第31页 |
2.2.6 样品测定方法 | 第31-34页 |
2.2.7 沉降实验 | 第34-35页 |
2.2.8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西安市路面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 第36-55页 |
3.1 西安市路面径流污染测试结果 | 第36页 |
3.2 西安市路面径流污染特征 | 第36-45页 |
3.2.1 路面径流EMC统计分析结果 | 第36-40页 |
3.2.2 西安市路面径流污染物的相关性 | 第40-43页 |
3.2.3 西安市路面径流污染物赋存状态 | 第43-45页 |
3.3 西安市路面径流污染水平 | 第45-48页 |
3.3.1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比较 | 第45-48页 |
3.3.2 与相关标准的比较 | 第48页 |
3.4 西安市路面径流污染影响因素 | 第48-49页 |
3.5 西安市路面径流有毒污染物来源解析 | 第49-52页 |
3.5.1 西安市路面径流重金属源解析 | 第49-51页 |
3.5.2 西安市路面径流PAHs源解析 | 第51-52页 |
3.6 小结 | 第52-55页 |
第四章 西安市路面径流污染负荷研究 | 第55-64页 |
4.1 路面径流污染负荷 | 第55-58页 |
4.1.1 路面径流污染负荷意义 | 第55页 |
4.1.2 路面径流污染负荷的计算方法 | 第55-58页 |
4.2 西安市路面径流次污染负荷 | 第58-59页 |
4.3 西安市路面径流年污染负荷 | 第59-62页 |
4.3.1 西安市路面径流年污染负荷 | 第59页 |
4.3.2 与相关研究的比较 | 第59-62页 |
4.4 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西安市路面径流沉降性能研究 | 第64-73页 |
5.1 沉淀对控制治理路面径流污染的意义 | 第64-65页 |
5.2 路面径流沉淀性能及污染去除效果 | 第65页 |
5.3 径流沉淀池截留沉速设计参数研究 | 第65-70页 |
5.4 颗粒物粒径分布 | 第70-71页 |
5.5 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